【題目】閱讀,回答問題。
(1)簡析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較A、B兩地冬季降水量的差異,并說明原因。
(3)簡述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和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答案】(1)河流流量較大,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相對較小;河流流速快,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多山地丘陵,河流短小而湍急;河流含沙量小,植被覆蓋率高;日本南部為亞熱帶,河流無結冰期,北部溫帶季風氣候區,由于海洋的影響,只有較高緯度區域部分河流有結冰期;
(2)A地冬季降水量比B地多,A地位于西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較多。
(3)日本國內資源貧乏,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絕大部分需要從國外進口;市場狹小,產品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要靠優良的港灣和便利的海上運輸.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運費成本,日本的工業多布局在港灣優良、運輸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解析】
(1)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從流域的降水量、流量、水位、流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分析。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是,河流流量較大。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相對較小,河流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多山地丘陵,河流短小而湍急,河流流速快。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日本南部為亞熱帶,河流無結冰期,北部溫帶季風氣候區,較高緯度區域部分河流有結冰期。
(2)A地位于日本海沿岸,是冬季西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較多。B地位于冬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所以A地冬季降水量比B地多。
(3)日本國內資源貧乏,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絕大部分需要從國外進口。日本國土面積小,國內市場狹小,產品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主要靠優良的港灣和便利的海上運輸。日本的工業多布局在港灣優良、運輸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有利于縮短運輸距離,最大限度的降低運費成本。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黃河沿岸部分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1
(1)圖1中陰影區域是我國21世紀重點建設的能源基地,說明該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
(2)圖2為能源基地某產業鏈示意圖,填出E、F處的工業部門。此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請說明理由。
圖2
(3)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該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要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21日,在福建連城縣城區(25°19′N,116°47′E)西北上空出現了奇特的局地雷陣雨天氣現象(如下圖),大雨從天而降,宛如一個“巨型圓柱”,在陽光照射下,色彩絢麗,似天河之水流向人間,天地相接場面震撼,據統計,雨區連城羅坊站點30分鐘降水總量達到21.1毫米。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天氣現象出現的時間可能是
A. 5:30 B. 6:30 C. 12:30 D. 18:30
【2】與這種奇特的天氣現象的形成原因類似的有
①龍卷風 ②冰雹③雷暴 ④鋒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關于局地雷陣雨天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周邊大范圍受氣旋控制 B. 該天氣系統在異地生成,平流過來
C. 地面水汽充足 D. 近地面大氣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地區人口增長受人口的自然增長和遷移增長的雙重制約。下圖為2010—2015年我國主要省份人口總數增加和增幅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反映2010~2015年各省人口增長特點正確的是
A. 廣東省人口增幅最大 B. 東北地區人口增幅最小
C. 天津市人口增量最大 D. 東部沿海省份人口增幅大
【2】2010~2015年江浙地區的人口增幅遠遠小于新疆、西藏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實施 B. 西部地區人口總量增加多
C. 江浙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D. 東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島嶼兩側①②兩種自然帶的差異體現了
A. 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B. 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C. 垂直分異規律 D.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2】下列地理現象的成因與①自然帶成因相同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帶
C. 巴西高原東南部的熱帶雨林帶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類文明發展的四個階段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世界能源從圖中哪個時期進入“煤炭時代”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明顯受地形、氣候、水文等條件制約的時期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不同時期我國部分城市人口增長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
A. 2010年上海人口增速最快 B. 2015年天津人口最多
C. 大部分城市人口數量減少 D. 一線城市人口增長最多
【2】導致長三角城市兩個時期人口增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 B.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C. 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 D. 城市環境趨于惡化
【3】與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慶和南寧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顯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氣候溫暖濕潤,自然環境宜居 B. 高鐵網絡形成,區際聯系便利
C. 承接產業轉移,鄉村人口流入 D. 經濟發展迅速,高新產業崛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甲、乙兩類商店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城市規劃新建一個與甲類商店等級相當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適宜布局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在甲、乙兩類商店構成的商業網點等級體系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類商店規模小,數目少
B. 甲類商店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較近
C. 乙類商店的等級低,數目多
D. 乙類商店服務范圍小,服務的人口多
【3】下列選項中,同樣能運用上述商業中心等級理論的是
A. 不同規模的城市規劃 B. 不同地區的農作物分布
C. 不同地區的人口政策 D. 甘蔗制糖廠的最佳選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東南沿海某城鎮農業區位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根據影響農業區位因素進行布局,選擇合理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種棉花 種蔬菜
奶牛場 柑橘園 (填寫字母)
(2)假如B地種植的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亞洲的 、東南亞和南亞等地區。按生產投入的狀況劃分,它應屬于 (集約、粗放型)農業、按產品用途屬于 (自給型、商品型)農業。
(3)亞洲水稻種植業的機械化水平較 (高、低),生產規模較 (大、小),需投入的勞動力 (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