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但在幾年前,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
A. 食品工業B. 高耗能工業C. 農產品加工工業D. 高新技術工業
【2】近年來,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B. 擴大了生產規模,延長了產業鏈
C. 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D. 擴大了污染范圍和污染物的來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廣州市國規委發布《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優化提升天河等主城區,未來將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鄉空間網絡體系。其中,天河等主城區,將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控制人口密集度,增加綠地、開敞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推進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廣州空間擴展模式的變化可以
A. 集聚過度分散的中心商務區 B. 突破單極發展的瓶頸
C. 削弱中心城區的核心地位 D. 促進城市各區的競爭
【2】推測天河區在目前發展過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
A. 中心區房價較低 B. 就業比較困難
C. 生態環境壓力較大 D. 人口密度過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干旱荒漠地區和草原地區,人們常常采用現代技術掘井以獲得穩定充足的水源供應。下圖是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對牧場的影響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該地區大面積土地沙化的原因是
A.沙塵暴頻度增加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人口和牲畜增加,大規模掘井以滿足人畜用水需要
D.生物生產能力降低
【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構筑防護林體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省是我國西北地區經濟、文化大省,讀圖文資料后回答。
材料一:陜西省南北跨度較大,全省自北向南分為陜北高原、關中平原、陜南地區三個自然區域,三地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其中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是以秦嶺為界。
材料二:今年以來國務院通過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并將西安確定為我國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
材料三:陜北地區近年來重點發展能源化工產業,今后將建成為我國重要的煤、油、氣生產基地、“西電東送”煤電基地。
(1)比較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兩地氣候類型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2)陜北地區所屬地域文化區的典型民居是?試從當地自然條件狀況分析該區域形成這種民居的主要原因。
(3)簡要說出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形成的區位條件。
(4)簡述陜北地區發展能源產業的有利條件,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該產業在開發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古以來,塔里木河滋養著沿岸大大小小的綠洲。21世紀以來,為了提高塔里木河河水的利用率,農業生產中大力推廣微噴灌、滴灌等技術。據專家測算,一畝棉花的生長需要灌溉用水353立方米,但實際用水量是每畝487立方米。久而久之,在作物根系區邊緣的地表,發現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下圖示意作物滴灌區周圍環境,圖中數碼表示相關的自然過程。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相比漫灌,滴灌通過削減一些自然過程而使得用水效率更高,這些自然過程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推測作物根系區周圍的白色物質直接來源于( )
A.土壤顆粒B.基巖風化C.大氣D.地下水
【3】每畝棉花的實際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長所需的灌溉用水量,這是圖為( )
A.形成地表徑流排走B.淋溶洗鹽用水
C.應對干旱的儲備水源D.灌溉過程中的浪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中國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表”,完成下面小題。
【1】表中反映出中國城市化的表現有( )
①人口總數增加 ②城鎮用地規模擴大
③城鎮人口數量增加 ④城鎮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表中所示時段,中國大量鄉村人口遷入城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環境因素B.文化因素C.歷史因素D.經濟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近幾十年來,水資源不足已危及許多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生存,成為全球性問題之一。下圖示意某地區都分水循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大型水庫建成后,対該地區的影響有( 。
A. 庫區周邊空氣濕度增加 B. 水庫下游河流徑流量變化幅度增大
C. 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配 D. 水庫上游地區徑流量明顯減少
【2】全球性水資源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
A. 總量嚴重不足 B. 工農業用水量加大
C. 時空分布不均 D. 水污染、浪費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組織學生去浙江省某山區進行夏令營活動,需要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相應的活動安排與設計。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該區域地理事象的判讀,認識正確的是
A.在活動期間搭帳篷宿營最合適的是③地
B.河道彎曲,河流湍急
C.陡崖的相對高度不超過120米
D.山體險峻,坡陡谷深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當地環境特點的是
A.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茶樹間B.狂風暴雨席卷當地
C.河岸不時崩塌,河水中夾雜大量泥沙D.大片的竹林中隱藏著農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 6:環境保護]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省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春季多大風,因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變為荒山禿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重視國土綠化,森林覆蓋率從1962 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當地的小氣候得以改善。
指出塞罕壩林場植樹難的原因及該地區大面積森林的生態環境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