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該盆地西北緣為念青唐古拉山南緣斷裂,東南緣為唐古拉山山前斷裂。兩者交匯處成為熱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材料二:雅魯藏布江水系分布圖(左圖), 甲至丙河段7月水溫和海拔變化圖(右圖)
材料三、我國某區域耕地分布圖
材料四:青藏高原隆起帶來的環境變化。
(1)試從板塊運動與地質構造兩個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熱能豐富的原因。
(2)材料二中乙至丙河段7月水溫變化特點,并簡析其原因。
(3)雅魯藏布大峽谷兩側山脈屬于喜馬拉雅山系。實地考察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處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的原因。
(4)分別歸納材料三圖中甲、乙兩地形區種植業地域分布特點,并分析各自特點形成的自然環境原因。
(5)根據材料四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角度簡述青藏高原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
【答案】
(1)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斷層多,巖漿活動頻繁。
(2)特點:從乙到丙,海拔越低水溫不斷降低。原因:河段支流增多,冰雪融水匯入量大,使水溫降低。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積巖之中;后受地殼上升運動作用出現在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之中。
(4)特點:甲地形區: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帶。
原因: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熱量,河谷地區熱量條件相對較好,故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燥,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水分,山麓地帶灌溉水源充足,故種植業沿盆周山麓地帶分布。
(5)隨著印度洋板塊北移,青藏高原地殼不斷隆起,海拔不斷升高,氣候逐步寒冷、干燥,終年氣溫低,多冰川;土壤貧瘠,多凍土;植被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強的動物為主,如牦牛。
【解析】⑴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理論可知羊八井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斷層多,巖漿活動頻繁。
⑵圖中可以看出從乙到丙,海拔越低水溫不斷降低。原因主要是海拔低,冰雪融水匯入量大,使水溫降低。
⑶從青藏高原的形成方便進行分析,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屬于古海洋,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積巖之中;后受地殼上升運動作用出現在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之中。
⑷認真閱讀地圖,可以分析出耕地的分布特點:甲地形區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帶。
原因主要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熱量,河谷地區熱量條件相對較好,故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燥,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水分,山麓地帶灌溉水源充足,故種植業沿盆周山麓地帶分布。
⑸從青藏高原的形成進行分析地形對氣候、水文、太陽輻射等的影響;再分析地形和氣候對土壤、生物等的影響。
所以答案是:(1)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斷層多,巖漿活動頻繁。(2)特點:從乙到丙,海拔越低水溫不斷降低。原因:河段支流增多,冰雪融水匯入量大,使水溫降低。(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積巖之中;后受地殼上升運動作用出現在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之中。(4)特點:甲地形區: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帶。
原因: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熱量,河谷地區熱量條件相對較好,故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燥,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水分,山麓地帶灌溉水源充足,故種植業沿盆周山麓地帶分布。
(5)隨著印度洋板塊北移,青藏高原地殼不斷隆起,海拔不斷升高,氣候逐步寒冷、干燥,終年氣溫低,多冰川;土壤貧瘠,多凍土;植被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強的動物為主,如牦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是一個水量季節變化很大的大湖。 洞里薩湖北部的吳哥通王城兩邊有兩個巨大的長方形人工湖—西池和東池。 這兩個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墻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庫,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這兩個地上水庫最主要的補給水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2)地上水庫能有效發揮灌溉作用的時間是( )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手機公司致力于研發高性能發燒級智能手機,堅持“為發燒而生”的設計理念,使用頂級硬件,對流行開放的手機操作系統進行深度開發和優化,采用網上銷售模式。該手機的產品供應鏈如下圖(開模:形成產品設計的工業組,包括機械設備與模具)。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手機公司只負責產品設計和倉儲,主要原因是( )
A. 資金緊張 B. 開模、生產等環節人才缺乏
C.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D. 開模、生產等環節利潤低
【2】該手機的銷售模式是在開模之后生產出樣機,核算成本,隨即在網上征集搶購訂單,售價比成本略低, 一個月后產出的第一批貨是賠錢的,不久后,售價與成本持平,單機利潤漸增,大量出貨后利潤豐厚。該銷售模式所體現的地理現象是( )
A. 消費者從眾心理 B. 工業產品量越大,成本越低
C. 高科技手機元器件全球采購降低成本 D. 高科技手機元器件降價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區域人口抽樣統計表,根據表格內容,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決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是出生率與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數決定,基數越大,出生率越高 ③人口越多,死亡人數越多,所以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長的數量與人口基數有重要關系,一般人口基數越大,人口增長數量越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下列說法與表格內容相符的是:
①甲國為發達國家,乙國為發展中國家 ②各年齡段死亡率甲國小于乙國,因此死亡總人口數也是甲國小于乙國 ③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 ④乙國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國老年人口比例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我國東部地區某城市街道機動車道與兩側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的景觀對比照片,拍攝于2017年3月25日,數年前,兩側的綠化隔離帶按統一標準栽種了常綠灌木;而如今,一側灌木修剪齊整(左圖),另一側則雜樹叢生,灌木零亂(右圖)。拍攝當日,這些雜樹隱有綠色,新葉呼之欲出。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當地自然植被屬于(4分)
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
C.常綠硬葉林
D.針葉林
(2)造成圖示綠化隔離帶景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該街道兩側(4分)
A.用地類型差異
B.居民愛好差異
C.景觀規劃差異
D.行政管轄不同
(3)圖示常綠灌木成為我國很多城市的景觀植物,制約其栽種范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4分)
A.氣溫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和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
德國魯爾區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區之一。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鋼鐵產量占到全國70%左右,煤炭產量高達80%以上,在本國以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資料二:
德國魯爾區煤炭、鋼鐵工業的變化表
1957年 | 2005年 | |
煤礦(座)[來 | 140 | 7 |
鋼鐵廠(個) | 26 | 4 |
煤礦工人(萬人) | 47 | 4 |
鋼鐵工人(萬人) | 30 | 約5 |
資料三: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地理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和核電的廣泛使用,導致對煤炭的需求不斷所減少;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出現,對鋼鐵需求量減少。魯爾工業區從以煤炭和鋼鐵工業為中心的資源型生產基地,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新型經濟區。
(1)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發展煤炭和鋼鐵工業依托的地理環境是什么?
(試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分析)
(2)圖示表現出的70年代后魯爾區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___。分析其變化的原因。
(3)試從地理環境變化角度分析首鋼遷出北京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西大荒”變成了棉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房。讀,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南大荒”橡膠林種植北界17°N擴大至21°N,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自然因素)和 (社會因素)。
(2)“西大荒”棉花多分布于山麓沖積扇,試簡述其發展棉花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3)目前,“北大荒”農業生產的主要地域類型是 。指出該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生產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