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9世紀是波蘭移民美國的第一次浪潮,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波蘭的西里西亞谷倉。后續移民往往集聚于先期移民周邊,發展成美國的“波蘭村”。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西歐國家相比,西里西亞成為谷倉的優勢條件是
A. 水源充足 B. 光照較強 C. 農業技術先進 D. 勞動力豐富
【2】19世紀波蘭移民美國的第一次浪潮
A. 移民群體主要由貧苦農奴及其家屬組成 B. 沿途穿過了落葉闊葉林帶和常綠硬葉林帶
C. 海上旅途經過了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D. 加快美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
【3】美國“波蘭村”的發展
A. 促進了波蘭、美國文化的融合 B. 增加了與當地居民的接觸機會
C. 利于保護遷入地原生生態環境 D. 維系并加強了自己的民族性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歐洲西部地區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光照不足,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而西里西亞地處蘇臺德山地東側,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地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相對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發展種植業,故選B。
【2】從波蘭到美國的移民時間看,屬于歐洲殖民擴張時期,到美國去的群體不會是貧苦農奴,A錯。自波蘭到美國需要經過加納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及墨西哥灣暖流,C對。沿途不一定經過地中海氣候區,B錯。遷移到美國的人口多以年輕人為主,不會加快美國人口老齡化,D錯。故選C。
【3】美國“波蘭村”的發展,是波蘭移民后裔聚集地,對于文化的融合不利,A錯。不利于與當地居民的接觸,B錯。歐洲移民的進入,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壓力增大,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C錯。維系并加強了自己的民族性,D對。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區域1月等溫線分布圖。近年來,M地土地荒漠化問題較為嚴重。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 )
A. 1月等溫線向南彎曲主要受海陸位置的影響
B. 東部地區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分布
C. 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
D. M地氣溫年較差比N地小
【2】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A. 過牧過墾,土地退化加劇
B. 修路開礦,破壞地表植被
C. 城市面積擴大,非農用地增加
D. 動物遷徙,踩踏啃食草皮
【3】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 )
A. 修建梯田,平整土地 B. 增加能源輸出,消除貧困現象
C. 完善基礎設施,促進城市發展 D. 退耕還草,確定合理的載畜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變遷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A.環境變遷只會導致生物滅絕,不會導致生物進化
B.生物衰退和滅絕與環境變遷有直接關系
C.生物滅絕是孤立事件,與地理環境其他要素沒有關系
D.生物滅絕在地質歷史時期只有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若此圖表示“二戰”后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則該圖表示的可能是( )
A.從北美遷往拉美
B.從亞洲遷往拉美
C.從非洲遷往西亞
D.從歐洲遷往非洲
(2)若該圖表示近年來我國民工流動的主要方向,則該圖表示的可能是( )
A.從湖南流往廣東
B.從河北流往山東
C.從新疆流往內地
D.從湖北流往重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土地開發和防洪等因素的影響,城市河流往往被兩條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廢舊輪胎、石籠網與內裝碎石土的生態袋(生態袋由抗腐蝕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滿足植物生長的孔徑)聯合制成的新型生態河堤受到許多城市的青睞。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鋪設廢舊輪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河水滲漏,保護水源 B. 縮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減緩水流沖刷,保護河岸 D. 固定植物根系,促進生長
【2】推斷香根草可能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陰涼 B. 耐旱澇
C. 根系橫向生長 D. 莖干中空而脆
【3】與傳統硬質河岸相比,石籠網與生態袋結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減少河道淤積
C. 縮短使用期限 D. 減輕旱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紅松喜光,對土壤水分要求較高,不宜過干、過濕的土壤及嚴寒氣候,松塔一般都生長在樹尖(20多米)。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藥,久食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也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吉林省梅河口市背依長白山脈,面向松遼平原,充分利用長白山天然物產紅松子,重點發展了一批具有科技內涵的松子仁加工企業,有力地促進了全市松子仁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松子仁加工已形成機械化生產格局,并具有健全的購銷網絡和較為完善的市場體系;該市加工的松子仁,80%銷售到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經過30多年動作與積累,該市已有175家松子仁加工廠,是全球松子仁加工廠,是全球松子仁最大的集散地。讀下圖.
(1)指出長白山區適宜紅松子生長的氣候條件。
(2)分析長白山區松子采摘季節勞動力投入量大的原因。
(3)說明梅河口市成為發展松子仁加工產業的區位優勢。
(4)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任選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
問題①:指出梅河口市松子仁加工業的發展經驗對該省其他縣市致富的啟示。
問題②:為梅河口市特色林產品加工業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兩農業地域類型的農業產值結構和商品率示意圖。讀圖,回下列各題。
(1)甲、乙農業地域類型分別可能為( )
A.季風水田農業、大牧場放牧業
B.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乳畜業
D.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
(2)甲、乙兩農業地域類型商品率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為( )
A.人口密度不同
B.市場條件不同
C.作物單產不同
D.機械化水平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