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部分地區雨澇分布圖和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總次數等值線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讀左圖說明我國雨澇區的分布規律,并從地形與降水的特點分析原因。
(2)左圖中B地區為多澇區,試從人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3)右圖中A地區是我國干旱多發區,水資源緊張。試分析其解決的措施。
(4)右圖中C地區為濕潤地區,但又是干旱頻發區,試從地形地勢方面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部分地區雨澇分布圖和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總次數等值線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讀左圖說明我國雨澇區的分布規律,并從地形與降水的特點分析原因。(4分)
(2)左圖中B地區為多澇區,試從人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4分)
(3)右圖中A地區是我國干旱多發區,水資源緊張。試分析其解決的措施。(3分)
(4)右圖中C地區為濕潤地區,但又是干旱頻發區,試從地形地勢方面解釋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云南省高三第三次校統測文科綜合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自然災害 10分)讀“我國部分地區雨澇分布圖”和“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總次數等值線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讀左圖說明我國雨澇區的分布規律,并從地形與降水的特點分析原因。(6分)
傳說鯀、禹父子治水成敗在于“堵”“疏”之別,我國數千年的治水實踐證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應根據江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全面研究、統籌規劃,綜合治理,“順應自然、“因勢利導,辨證施治。
(2)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分別列舉幾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澇災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部分地區雨澇分布圖和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總次數等值線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讀左圖說明我國雨澇區的分布規律,并從地形與降水的特點分析原因。(4分)
(2)左圖中B地區為多澇區,試從人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4分)
(3)右圖中A地區是我國干旱多發區,水資源緊張。試分析其解決的措施。(3分)
(4)右圖中C地區為濕潤地區,但又是干旱頻發區,試從地形地勢方面解釋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