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為2008年我國不同地區糧食生產效率表,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結合材料,下述地區中,自然條件最為優越的是
A. 西南地區B. 中原地區
C. 東南地區D. 東北、新疆
【2】東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化肥投入量大B. 機械化水平高
C. 勞動力素質好D. 耕地質量好
【3】各地糧食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破壞最大的是
A. 西南地區B. 中原地區
C. 東南地區D. 東北、新疆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城市的發展過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反映城市發展一般規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圖中所反映的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標志主要是
A.衛星城的出現B.城市用地范圍的擴大
C.逆城市化的出現D.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左圖為意大利地形簡圖,右圖為意大利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產區分布圖。根據圖表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全國范圍內都能種植葡萄的國家,其葡萄產量和質量遠遠高于歐洲其他
國家,葡萄種植也因此成為該國農業的支柱之一。在意大利的葡萄園內,一些有益昆蟲和其他植物與葡萄樹共生并存,對生態系統的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既保證了葡萄樹正常生長,還生產出有機綠色葡萄。
材料二 意大利是世界葡萄酒生產大國之一,該國的葡萄酒企業擁有充裕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并且制定了嚴格的釀造標準,意大利是歐盟國家,與歐盟經濟協作緊密,其北部人口稠密,有鐵路、公路通向其他歐洲國家。
(1)根據圖文材料,分析影響意大利葡萄優質的氣候條件。
(2)意大利葡萄酒越來越獲得人們的青睞。從社會經濟的角度,分析該國北部發展葡萄酒業的區位條件。
(3)據表1說明意大利葡萄種植園規模的差異并簡要說明其原因。
(4)結合材料推測意大利農學家如何利用昆蟲和其他植物,實現葡萄園的良性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富碳農業”指在人工密閉環境中,利用光、氣、溫、水、肥、種等最佳條件組合,創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將二氧化碳作為氣肥大量地使用,生產出豐富的糧食作物供給人類生活。下圖為“富碳農業”產業鏈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富碳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有
A. 精耕細作、生產規模大B. 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
C. 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低D. 集約化程度高,受市場影響小
【2】發展“富碳農業”,能夠
A. 消耗二氧化碳,緩解碳排放壓力B. 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農產品價格
C. 減少農藥使用量,保證土壤肥力D. 增加農產品供給,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地理環境差異較大,人類活動也不同。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B 所在地區的農業自然景觀多呈帶狀或點狀分布,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熱量 B. 土壤 C. 水源 D. 經濟發展水平
【2】有關河流①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河流①水能非常豐富,其谷地是該區域主要的農業區
B. 河流②水量豐富,流量平穩,因此航運價值較大
C. 兩條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工業發達
D. 降水是兩條河的主要補給水源,流域內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圖中①~④所代表的內容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對地面有保溫作用的序號是________。
(3)運用上述示意圖,說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繼“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后,我國又制訂了“實現東部新跨越”的戰略方針,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礦產資源不足B. 水資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較大D. 洪水災害頻發
【2】甲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有利的氣候條件是()
A. 地勢平坦廣闊B. 土壤深厚肥沃
C. 光熱條件好D. 降水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天山北坡地區被列入18個國家級西部大開發重點經濟區。
材料二 下圖為天山北坡重點經濟區位置示意圖。
(1)概括新疆最突出的氣候特征并簡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歸納新疆城鎮分布的特點并指出影響其形成與發展的自然條件。
(3)有人認為新疆地廣人稀,應大量遷入人口。你認為此觀點合理嗎?并從自然環境的角度進行分析。
(4)具體說明材料一中“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紡織工業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獲得了飛速發展,纖維加工量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從1980年的10.7%躍升至2014年的50%以上。近年來.為深度融入全球紡織生產網絡,占領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我國不少紡織企業在海外投資設立分支機構或并購歐美等國家的知名企業。下圖為2003~2014年我國紡織企業海外投資(比例)的區域分布。
(1)分析我國紡織企業海外投資分布特征。
(2)分析我國紡織企業海外投資首選東南亞地區的原因。
(3)分析我國紡織企業在歐美國家市場競爭力提高的原因。
(4)說明我國紡織企業在非洲投資設立生產基地對當地城市化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