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桑蠶養殖的全產業鏈為“桑一繭一絲一綢”,其中采桑葉、采蠶繭的機械化程度低。20世紀90年代開始,蠶桑生產在省域范圍內轉移。近年來,全國范圍內“東桑西移”的趨勢明顯。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在傳統桑蠶養殖區,采桑葉機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A. 種植區地形崎嶇,不利于機械化經營 B. 桑蠶養殖利潤較高,人工費用比重低
C. 個體經營規模小,機械化作業成本高 D. 灌木叢中作業,無法實現機械化作業
【2】桑蠶生產的多次轉移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 桑蠶的生產格局發生改變 B. 資金、技術、勞動力西移
C. 絲綢市場范圍向西部擴大 D. 大氣與水體污染范圍擴大
【3】在桑蠶養殖區,桑果、桑果汁、桑葉茶、桑枝食用菌等產品得到較快發展,產業效益顯著提高該生產活動所屬范疇是
A. 綜合利用 B. 農業結構調整
C. 多種經營 D. 延長全產業鏈
【答案】
【1】C
【2】A
【3】A
【解析】
【1】機械化其實就是標準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力的過程,桑蠶養殖的全產業鏈為“桑一繭一絲一綢”,其中采桑葉、采蠶繭的機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是個體經營規模小,機械化作業成本高,所以C正確。
【2】20世紀90年代開始,蠶桑生產在省域范圍內轉移。近年來,全國范圍內“東桑西移”的趨勢明顯,桑蠶生產的多次轉移產生的主要影響是桑蠶的生產格局發生改變,所以A正確。
【3】桑蠶養殖的全產業鏈為“桑一繭一絲一綢”,在桑蠶養殖區,桑果、桑果汁、桑葉茶、桑枝食用菌等產品得到較快發展,產業效益顯著提高該生產活動所屬范疇是綜合利用,所以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自來水出現異味、含氮超標、PH值超標、渾濁、停水……城市供水逐漸成為各地群眾關注的話題。近幾十年來,我國為城市供水的很多水源地不斷被撤消,為城市供水的取水口不斷往河流上游遷移。近年來,各地政府不斷尋找和劃定新的水源地保護區。
(1)說明近幾十年來我國很多水源地不斷被撤消的主要原因。
(2)劃定新的飲用水源地,要面臨哪些實際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了需要晾硒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 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 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 這是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黑龍江五常大米品質優于其他種植區的優勢條件是
A. 光、熱、水充足B. 生長周期長,病蟲害少
C. 晝夜溫差小,有利于有機質積累D.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2】促使黑龍江五常“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氣候變冷B. 優良水稻品種的引人和培育
C.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D. 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于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征。藏袍的基本特點是大子里面還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寬長,衣領、襟邊、袖口、下擺等處多以細毛皮、氆氌或色布鑲邊。白天勞動時多脫掉一袖或雙袖,左右盤扎于腰間。太陽下山后將兩個袖子穿上。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一天中藏民的穿衣形式多變所反映的地理環境特征是
A. 溫和多雨B. 晝夜溫差大C. 大氣逆輻射強D. 氣候寒冷
【2】青藏高原的農業區大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河谷地帶海拔低,熱量較為豐富
B. 河谷地帶光照條件更為優越
C. 靠近河谷地帶,水資源豐富
D. 河谷地區人口、城市眾多,市場廣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地理材料題中蘊含著很多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和原理。通過下面的案例材料研究,同學們請體會并辨析的運用適當的原理來分析農業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材料一 作為一種名貴的保健食品,銀耳對自然環境有特殊的要求,有“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之說。銀耳的溫度在16 ℃~28℃之間生長最好;好氧懼光,氧多耳大,氧少耳小。適當的散射光,耳白質優。
材料二 通江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邊緣大巴山南麓、秦巴山區腹地,植被茂密,氣候濕潤獨特,每當日落之后,山坡上縷縷霧氣從草叢中冉冉升起;同時,團團霧氣也徐徐自天而降,到子夜時分,霧氣相互交接融匯成白色云團。而通江銀耳只以7-8年樹齡的櫟木棒栽培。每年只有3-9月一個生產周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培育方式使通江銀耳膠質濃重,質地優良,一般每斤售價都在500元以上。
材料三 福建省古田銀耳以棉籽殼或農業作物秸稈、玉米芯和木屑等原料加輔料作培養基生產,周期為50天左右,全年均可生產,年產量達1.76萬噸(干品),是中國最大的銀耳產地。但古田銀耳售價不高,通常幾十元一斤。
(1)結合所學知識,解釋通江山區日落后起霧的原因。
(2)根據材料分析通江銀耳質地優良的原因。
(3)有人提議通江市按現有生產方式,擴大銀耳生產規模,你同意這個提議嗎?請表明觀點并說明理兩條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部分省區農業結構變動表,完成下面小題。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蘇 | 福建 | 山東 | |
種植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林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牧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漁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農業結構變化率% (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 · ”代表穩定
農業結構變化率數值越大,變化幅度越大。
【1】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結構變動具體表現為
A. 北方農業結構的變化幅度小于南方B. 種植業、林業幾乎都呈現下降趨勢
C. 牧業多為穩中有升D. 漁業比例變化不大
【2】促進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結構變化的原因不包括
A. 工業、交通等發展占用耕地B. 城市化發展對農產品消費增加
C. 大量開發荒山、灘涂等后備土地資源D. 外向型農業發展,促進生產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實心粘土磚俗稱紅磚,是傳統的墻體材料。紅磚的生產需要大量粘土,其生產主要包括挖表層粘土、和泥、壓制成型、干燥、高溫燒制等工序。目前國家已經全面取締紅磚,同時大力推廣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爐渣、竹炭等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
分析我國推廣新型墻體材料替代紅磚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水稻“側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機上安裝“側深施肥”裝置,在插秧的同時在離水稻秧苗根部2~3cm處,將肥料施入深度約5cm的土壤中。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在日本應用較早,2013年黑龍江建三江管理局引進了日本企業生產的“側深施肥”插秧機,在建三江農場水稻田進行試驗。但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我國現有水稻專用肥顆粒硬度低、吸濕性大,容易黏結、堵塞施肥機的施肥管,影響施肥機的使用效率。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在引進“側深施肥”插秧機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術是
A. 水稻良種培育技術B. 插秧機大型化技術
C. 新型肥料生產技術D. 病蟲害防治技術
【2】推廣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產生的顯著效益是
A. 延長水稻產業鏈B. 降低水稻生產成本
C. 增加農業勞動力需求D. 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天鵝洲長江故道濕地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北部的長江北岸,總面積68.66平方千來,水城面積18.97平方+來千米。目前,這塊濕地已建有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保護區和麋鹿國家級保護區。天鵝洲土地肥沃,林木豐茂,氣候溫暖濕潤,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綠色寶庫”“天然動物園”“自然博物館”,已愈來愈為世人所關注。國內外專家多次深入到天鵝洲實地考察,一致認為天鵝洲其有其他風景區不可比擬的優勢,是開展生態觀光、度假休閑、科學考察、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被旅游界人士譽為“生態推游旅游天堂”。
(1)分析天鵝洲長江故道濕地旅游資源的價值。
(2)請為天鵝洲長江故道退濕地開展生態旅游姍提出具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