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變的合理途徑是:
[ ]
A.擴大大城市的人口數量 B.迅速發展中等城市群或城市帶
C.積極發展小城市 D.以鄉鎮企業為依靠,建設新型鄉鎮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三4月二模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般情況下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的國家人口城市化水平大于60%,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小于30%。2011年我國兩個數據分別為51.3%和36%,依據我國國情與發展趨勢,可推斷今后我國將
A.減緩工業化進程,保持城市人口比重基本穩定
B.提高農業人員從業比重,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C.加快推進中小城鎮建設,加速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化
D.大幅擴張大中城市用地規模,提高大中城市環境人口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雙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縣09-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 題型:單選題
人口遷移是中外歷史上一個普通存在的現象,它與一個時期的經濟政治狀況密切相關。回答以下3題。
1.改革開放后,中國大批學生到歐美留學,以及國內大量民工涌向我國東南沿海大城市,兩者的共同之處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發的性質
B.交通和通信的發展是最重要的拉動因素
C.地區自然條件相差很大、環境質量不同是決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職業更好的發展,謀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當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傾向是:
A.東部沿海人口遷往西部內陸建設西部
B.農村剩余勞力遷入城鎮
C.三峽庫區人口遷往南部山區
D.長江流域人口遷往黃河中上游地區
3.人口遷移導致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變化,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也會使人口在產業部門間的分布發生變化。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時期。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的途徑主要是:
①推進小城鎮建設 ②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
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 ④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