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若此圖表示二戰以后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則該圖可能表示( )
A. 從非洲遷往西亞 B. 從亞洲遷往拉美
C. 從北美遷往拉美 D. 從歐洲遷往非洲
【2】若該圖表示近年來我國民工流動的主要方向,則該圖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
A. 從河北流往山東 B. 從湖南流往廣東
C. 從新疆流往內地 D. 從湖北流往重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氮化合物濃度增加,產生沉降,是新出現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數據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2010-2013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為每年9月30日)。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變 ④植被分布改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
A. 植株數量 B. 總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
C. 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縮
D. 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茂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下列四點a、b、c、d分別處于冷暖鋒的不同位置,且兩鋒面的緯度位置大致相同。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a處在冷鋒后冷氣團控制下 ②d處在暖鋒后冷氣團控制下
③c處有連續性的降水天氣 ④b比a氣溫高、氣壓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①從氣溫來看,c大于b,d大于a ②a處可能有大風、降水天氣
③c比d氣溫高、氣壓低 ④b處風向是由b吹向a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下左圖所示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沼澤是指地表過濕或有薄層常年或季節性積水,土壤水分幾達飽和,生長有喜濕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右下圖沼澤景觀圖。
(1)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
(2)分析葉尼塞河泥沙含量較多,而鄂畢河泥沙含量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魚類資源豐富,但鄂畢河河口魚類資源相對較少。說明鄂畢河河口魚類資源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甲地區位于蘇丹南部,海拔介于500~1 000 m之間,是阿拉伯樹膠的主要產地,其品質優良,產量占世界的80%,出口量占世界的90%,是蘇丹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阿拉伯樹膠是從阿拉伯膠樹的枝干傷裂處分泌的膠粘液干涸而成的物質,被當地農民稱為“沙漠黃金”。膠農通常是在每年10月中旬收膠。阿拉伯膠在食品、醫藥、化妝品及其他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阿拉伯膠樹具有喜光、喜溫暖、不耐寒、耐瘠薄等特性。
材料二 蘇丹地區示意圖及奈胡德氣候資料。
(1)甲地位于 洲,該洲地形以 為主。
(2)甲地是 氣候,其形成原因 。
(3)分析膠農通常在每年10月中旬收膠的原因。
(4)簡述蘇丹農林部擴大阿拉伯膠樹種植規模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