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9分)
瑞士風光優美,被譽為“世界公園”。高大的阿爾卑斯山橫貫中南部,境內河湖眾多,日內瓦湖是形成于第四紀冰期的冰磧湖。近日,瑞士的首座價值達12億美元金礦在阿爾卑斯山脈深處的一個小鎮被發現,然而該鎮的居民為是否開采金礦展開了激烈辯論。下圖為該區區域圖。
(1)有人說“羅訥河促成了日內瓦湖,但卻又在不斷消滅它”,請用所學地理原理解釋這句話的含義。(5分)
(2)對于該鎮是否開采金礦,你持何種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
(9分)
(1)第四紀冰期時,冰磧物在日內瓦湖附近堆積,形成低凹地,(1分)羅訥河流至此處積水成湖;(1分)羅訥河穿行于阿爾卑斯山區,落差大,水流急,(1分)侵蝕作用強,攜帶大量泥沙,(1分)匯入日內瓦湖時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到湖底。(1分)
(2)開采,(1分)理由:可以獲得直接的經濟收入;(1分)帶動當地商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1分)提供就業機會。(1分)
不開采,(1分)理由:金礦開采會開挖大量土石,可能造成地面下沉、塌陷等地質災害;(1分)可能破壞植被,污染水源和空氣,大量工人、機械進入,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1分)生態環境被破壞,不利于旅游業的發展;(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試題分析:
第(1)題,“羅訥河促成了日內瓦湖,但卻又在不斷消滅它”,這句話的含義可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分析日內瓦湖的形成原因,二是要分析日內瓦湖消亡的主要原因。
第(2)題,對于該鎮是否開采金礦,你若持開采觀點,可從帶動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等方面分析;若持不開采觀點,可從金礦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不利影響方面分析。
考點:湖泊形成與消亡的原因分析,工業布局合理性等知識點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屬于基礎性題目,常規考點,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自然災害】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時的lh降雨量達77.3mm,位于舟曲的大、小峪溝和羅家峪溝泥石流形成區(大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828m,流域最低點海拔l340m;羅家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794m,最低點往入河口處為1330m),暴雨形成強大洪水依次沖毀兩條溝內的天然堆石壩和人工攔擋壩,形成規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沖出總量和泥沙總量分別為144.2 X 104m2和97.7 X 104m2,泥石流攜帶具有強犬沖擊力的巨石沖毀房屋5500余間。
材料二舟曲縣城泥石流流域圖。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 主要地質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來至2009年的186年間,大、小峪溝泥石流曾11次 給舟曲縣城造成危害,但縣城范圍仍在 不斷擴大;羅家峪溝為一條低頻率泥石 流溝,近幾十年來沒有爆發過泥石流。
據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1:我國泥石流分布圖。
材料2:2010年8月7日22時許,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強降雨,引發特大泥石流。舟曲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的白龍江中上游,西秦嶺、岷山山脈呈東南至西北走向貫穿全境,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風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于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
材料3:舟曲泥石流發生區域示意圖。
(1)從材料1可以看出,我國泥石流災害主要分布在( )
A.高原地區
B.平原、丘陵地區
C.高原與盆地、平原的接觸帶
D.植被稀少的荒漠、半荒漠地區
(2)舟曲地區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地勢特點是________,相對高差________。
(3)分析說明造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寧夏銀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4分)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時的1小時內,甘肅舟曲的降雨量達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828m,最低點1340m)和羅家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794m,最低點入河口處為1330m),暴雨形成強大洪水依次沖毀兩條溝內的天然堆石壩和人工攔擋壩,形成規模巨大的泥石流,沖毀房屋5500余間。
材料二 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間,三眼峪溝泥石流曾1 1次給舟曲縣城造成危害,但是縣城范圍仍在不斷擴大。
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發生區域示意圖
(1)簡述舟曲泥石流發生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6分)
(2)分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的形成原因。(10分)
(3)分析此次泥石流對白龍江沿岸居民造成的危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江西省樟樹中學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時的降雨量達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溝和羅家峪溝泥石流形成區(三眼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828m,流域最低點海拔1340m;羅家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794m,最低點入河口處為1330m),暴雨形成強大洪水依次沖毀兩條溝內的天然堆石壩和人工攔擋壩,形成規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沖出總量和泥沙總量分別為144.2×104m3和97.7×104m3;泥石流攜帶具有強大沖擊力的巨石沖毀房屋5500余間。
材料二: 舟曲縣城泥石流流域圖
據材料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并說明造成此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自然災害】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時的lh降雨量達77.3mm,位于舟曲的大、小峪溝和羅家峪溝泥石流形成區(大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828m,流域最低點海拔l340m;羅家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794m,最低點往入河口處為1330m),暴雨形成強大洪水依次沖毀兩條溝內的天然堆石壩和人工攔擋壩,形成規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沖出總量和泥沙總量分別為144.2 X 104m2和97.7 X 104m2,泥石流攜帶具有強犬沖擊力的巨石沖毀房屋5500余間。
材料二舟曲縣城泥石流流域圖。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 主要地質作用。(4分)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來至2009年的186年間,大、小峪溝泥石流曾11次 給舟曲縣城造成危害,但縣城范圍仍在 不斷擴大;羅家峪溝為一條低頻率泥石 流溝,近幾十年來沒有爆發過泥石流。
據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