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等地價線分布概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可推知
A.圖中等值線彎曲與交通通達度有關
B.從a→d分布的是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
C.市區邊界應為d線
D.地價a﹤b﹤c﹤d
【2】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火電廠,在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選擇廠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粵、蘇、貴、桂四省區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變化趨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導致圖中老年人口變化趨勢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省際人口的遷移 B.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 人口壽命的延長 D. 經濟、醫療水平的提高
【2】四省區中工業化水平最高的一組是( )
A. 粵、蘇 B. 蘇、桂 C. 貴、桂 D. 桂、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某國以平原為主的區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 年起,這些城市郊區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蔬菜種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熱量 D.水分
【2】該地區利用溫室培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A.能源供應充足 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 D.勞動力成本低
【3】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增加農業經濟 C.改善當地種植結構 D.減少蔬菜對外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嶇 ②全年降水豐富,年際變化大 ③地表基巖廣布 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滑坡、泥石流在我國山區分布較廣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區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變得疏松
B. 山區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 山區多暴雨,對地表沖刷嚴重
D. 動物的活動使地表遭到破壞
【3】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蓋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護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用地功能區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從環境因素考慮,城市各功能區用地規劃合理。 該地區最可能( )
A. 屬熱帶雨林氣候 B. 地勢起伏小
C. 河流自南向北流 D. 盛行東北風
【2】該城市功能區與其形成的主導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行政因素 B. 乙—歷史因素
C. 丙—社會因素 D. 丁—經濟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生產的正確敘述是
A. 糧食種植業精耕細作
B. 全國最重要的小麥、玉米產區
C. 與東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農業機械化操作
D. 人口多,糧食消費量大,長期以來需要從區域外調入糧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生態超載日”是指到一年一個特定日期為止,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已超過地球在一年中可以產出的資源總量。下圖為“部分年份地球生態超載日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地球生態超載日”的變化說明( )
A. 氣候變暖,資源更新周期變短 B. 人口增加,資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術發展,資源利用種類增多 D. 經濟下滑,資源供給數量不足
【2】應對“地球生態超載日”變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資源開采力度 B. 調整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資源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