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廣東佛山擁有超過5000年的制陶歷史,其陶器制品曾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其中,石灣鎮是明清時期非常繁榮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石灣陶藝品“石灣公仔”,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其造型生動傳神,色彩艷麗豐富,細節刻畫惟妙惟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近年來石灣鎮陶瓷工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迅猛發展。
簡述石灣鎮依托陶瓷工業發展工業旅游帶來的效益。
【答案】經濟方面:提高石灣鎮陶瓷知名度,有助于陶瓷旅游產品等新品種的開發;促進陶瓷制品的銷售;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社會方面:有利于復興傳統工藝,傳承陶瓷生產文化;促進現代陶瓷工藝技術的創新;擴展游客市場;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旅游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作用。
石灣鎮依托陶瓷工業發展工業旅游帶來的效益主要體現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是指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增強實力,提高技術,優化產業結構等。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如下:提高石灣鎮陶瓷知名度,有助于陶瓷旅游產品等新品種的開發;促進陶瓷制品的銷售;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社會效益與人文和生活有關,如提高生活水平,完善基礎設施,有利于社會穩定,促進文化交流等。結合材料有利于復興傳統工藝,傳承陶瓷生產文化;促進現代陶瓷工藝技術的創新;擴展游客市場;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不管距離多遠,在外的游子們都渴望回家和家人團聚,每年數以億計的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往返于家鄉和工作地點,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讀2019年與2017年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比較表,完成下題。
年份 | 道路(億人次) | 鐵路(億人次)括號內為高鐵運量 | 民航(億人次) | 水運(億人次) |
2017年 | 25.2 | 3.57(1.8) | 0.59 | 0.44 |
2019年 | 24.6 | 4.13(2.7) | 0.73 | 0.43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2019年比2017年春運交通壓力明顯減輕
B. 2019年比2017年春運旅客民航運輸人數增加了一倍
C. 2019年春運道路發送旅客數量下降與私家車保有量增加無關
D. 高鐵會逐漸成為春運鐵路運輸最主要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國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調查結果顯示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地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其中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0.4%,林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0.0%。(土壤點位超標率是指土壤超標點位的數量占調査點位總數量的比例。)
簡析南方土壤污染嚴重的原因,并提出對南方耕地進行土壤修復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洞庭湖原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現已退居第二。明清時期,洞庭湖面積最大可達6000km2,現在的洞庭湖面積為2820km2。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洞庭湖面積縮小加劇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其原因是( )
A. 水資源減少B. 湖泊水對河水的補給量減少
C. 水土流失加劇D. 湖泊的調蓄功能降低
【2】治理洞庭湖萎縮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還林,植樹造林
②洞庭湖區退田還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區開挖湖泊,擴大湖盆面積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壩,加固堤壩
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桑基、蔗基、菜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傳統的農業景觀和被聯合國推介的典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基塘農業用地大部分變為建設用地,保留下來的基塘也變為以花基、菜基為主。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農民用花基、菜基魚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質量B. 節省勞動力
C. 促進生態循環D. 提高經濟收入
【2】桑基、蔗基魚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
A. 與當地產業發展方向不一致B. 不具有在其他地區推廣的價值
C. 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相符D. 不適應當地水熱條件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鎮湖鎮是江蘇省蘇州手工刺繡(簡稱“蘇繡”)的主要發源地和重要產地。20世紀80年代,該地蘇繡多為農戶家庭副業;20世紀末,鎮湖鎮政府投資建成繡品街,集聚近500家繡莊。近年來,當地繡商前往朝鮮尋找加工廠代工生產蘇繡,并運回鎮湖鎮售賣。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世紀末,鎮湖鎮政府建設繡品街主要是為了
A. 減少原料運輸成本B. 共用街區基礎設施
C. 提升產品的競爭力D. 降低繡莊地租水平
【2】與蘇州相比,朝鮮生產蘇繡的區位優勢是
A. 刺繡技藝水平較高B. 繡品市場距離較近
C. 繡品原料品質較優D. 刺繡人工成本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處渤海之濱的河北滄州市,水資源供應十分緊張,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為解決供水問題,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為我國“成長”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滄州市中心地面整體沉降 1.68 米。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河北滄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 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建筑物安全B. 導致地下水污染并引發構造地震
C. 不會影響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D. 將導致當年降水量大幅度減少
【2】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進一步增大,應采取的積極措施是
A. 關閉需水量大的工業部門
B. 雨季時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區
C. 缺水時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 將水泥漿灌入地下漏斗區,防止地面進一步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睡城”也稱“臥城”,主要指大城市周邊人口相對集中的大型社區或居民點,人口雖然大量入住,但是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覺,白天照樣開車或乘車趕往市中心。燕郊隸屬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國眾多 “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間的道路上,呈現出明顯的“潮汐式”流動。下圖為燕趙相對位置示意圖,圖中箭頭及數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離。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燕郊成為“睡城”,其原因有( )
①房價相對較低 ②與北京、天津的距離較近 ③工資水平低 ④交通便利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2】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動對北京交通的影響有( )
①8:00 以前的一段時間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擁堵
②8:00 以前的一段時間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擁堵
③17:00 以后的一段時間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擁培
④17:00 以后的一段 時間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擁堵
A. ①②B. ③③C. ②①D. ①④
【3】人口“潮汐式”流動會給北京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下列有利于緩解這些問題的措施是( )
A. 在北京與燕郊之間增建高速公路
B. 北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C. 在北京及燕郊地區大量增建住宅區
D. 燕郊及附近地區承接北京轉移的部分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6:環境保護]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甘肅省甘南州瑪曲縣的高寒沼澤濕地,是黃河的天然蓄水池。但目前瑪曲濕地退化相當嚴重。境內433km的黃河沿岸已有200多km嚴重沙化,流八黃河的27條主要支流已有11條斷流,另有大量支流變成了季節河,大部分山谷和小溪絕流,沼澤濕地面積減少了10. 67萬平方千米,萎縮近2/3,許多沼澤草甸濕地連年干涸,濕地核心區面積已由12萬平方千米縮小到3.4萬平方千米。
簡述瑪曲濕地退化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