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南水北調示意圖(見下圖)。
材料二 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圖甲、圖乙)。
材料二 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1%,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工農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計劃于2014年底通水,將大大緩解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
(1)中線調水工程的起點是__________。(1分)
(2)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調入區是 (華北、西北)。東線工程主要利用京杭運河作為輸水渠道,以節省投資,與中線工程相比,東線的主要不利條件是什么?(3分)
(3)要緩解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還應采取哪些節水措施?(3分)
(4)小明、小強兩同學考察后,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對調入區生態環境的影響”為課題,開展探究活動,并形成了兩種不同看法。①小明認為:利大于弊;②小強認為:弊大于利。你贊成哪位同學的看法,并簡要說明理由。(3分)
(1)丹江口水庫 (1分)
(2)華北 水質較差 黃河以南地勢北高南低,需要動力提水。(3分)
(3)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適當調整水價,提高節水意識(3分)
(4)我贊成①(小明,利大于弊)。(1分)理由:緩解了華北地區水資源供應緊張狀況,促進社會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2分)我贊成②(小強,弊大于利)。(1分)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導致華北地區土壤次生鹽堿化更嚴重。(2分)(任選一個看法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材料一圖,可以看到,中線調水工程起點是丹江口水庫。
(2)讀植被一圖,可以判斷,南水北調調入區是華北。 與中線工程相比,東線的主要不利條件是,東線沿途經過地區人口眾多,經濟水平較高,污染多,水質較差。 黃河以南地勢北高南低,需要動力逐級提水。
(3)緩解用水的緊張狀況,節水措施包括: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發展噴灌、滴灌技術,種植耐旱作物。適當調整水價,提高節水意識,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4)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南水北調,對調入區來說,緩解了華北地區水資源供應緊張狀況,促進社會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所以認為利大于弊。贊成①(小明,利大于弊)。 大量淡水調入,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導致華北地區土壤次生鹽堿化更嚴重。認為弊大于利,我贊成②(小強,弊大于利)。
考點:該題考查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短缺的節水措施,調水對環境的影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新疆全區總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建國以后,新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示意圖
材料二
(1)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關系分析說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材料二中甲圖的少數民族是________;圖乙中的地貌是________,其成因為________。
(3)新疆地區有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________。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該地資源大量輸往________地區,這對資源輸出地區有什么重要的地理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2011年6月在巴林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對西湖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項目作出最終表決。經過多年努力后,西湖申遺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就差“臨門一腳”了。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的承載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征、“兩堤三島”景觀格局、“西湖十景”題名景觀、西湖文化史跡、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
(1)西湖申報世界遺產最重要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的承載要素體現了西湖旅游資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杭州西湖與桂林山水旅游資源價值的異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調查測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灣的一座海上鉆井平臺起火爆炸,導致約1600米深處漏油,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氣惡劣等原因,雖然有關方面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隨即美國南部4州進入緊急狀態,并宣布在該海域禁捕。有關專家還擔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歐洲沿海。圖18為墨西哥灣海域示意圖。
(1)該鉆井平臺所在地的海水鹽度比圖中A、B兩處 。原因是 。
(2)該海域除了產生海洋環境污染,還會產生另一大海洋環境問題,即 。
(3)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將隨 、 (洋流)漂向歐洲沿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蘇揚州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灣的一座海上鉆井平臺起火爆炸,導致約1600米深處漏油,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氣惡劣等原因,雖然有關方面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隨即美國南部4州進入緊急狀態,并宣布在該海域禁捕。有關專家還擔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歐洲沿海。圖12為墨西哥灣海域示意圖。
(1)該鉆井平臺所在地的海底地形類型是 ,其形態特點是 。(2分)
(2)該海域石油污染難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和 。(2分)
(3)美國南部4州進入緊急狀態的原因是當時該海域風向為 ,易造成石油污染
向海岸蔓延。(2分)
(4)這次石油污染導致嚴重的 災難,宣布禁捕是因為 。(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將隨 、 (洋流)漂向歐洲沿海。(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 下面兩圖為某兩島國部分地區圖。
材料二 下表為M、N兩地降水(單位:毫米)資料表。
地點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M |
219.3 |
117.2 |
92.1 |
133.9 |
1778 |
N |
69.0 |
51.9 |
65.1 |
77.0 |
810 |
(1)根據上面圖表信息,分析M、N兩地降水季節分配的差異。(2分)
(2)簡述M地降水季節分配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