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承載力,是從自然資源的承載力角度出發,來確定的最大人口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大洲 | 歐洲 | 亞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世界 | |
河流淡水量 | (km3) | 76 | 533 | 184 | 236 | 946 | 24 | 1999 |
(%) | 4 | 27 | 9 | 12 | 47 | 1 | 100 | |
人口比重(%) | 11.7 | 60.6 | 13.5 | 8.0 | 5.7 | 0.5 | 100 |
A.上表中反映了各種自然資源在環境承載力中的地位是會不斷發生變化的
B.淡水資源對于某一區域來講,成為環境承載力的決定性因素
C.上表同樣反映了人類對資源的認識在不斷加深,能夠認識到資源對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D.我們目前所說的水資源就是指存在于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區域地理環境影響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資料一:見下圖
資料二:西寧地區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資料三:西寧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成為西北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
資料四:
(1)根據資料一,圖示區域積溫由東向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資料二,簡述歌謠反映出該地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3)西寧形成和發展成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填正確項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歷史悠久 E.交通要道
(4)根據資料四,青海省與同緯度的山東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長率_______(大、小)。根據兩省的現狀,可以推斷出青海省環境承載力較小,列舉其主要影響因素。
(5)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利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同樣面臨人口問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請將圖中所示的三個地區按人口密度從大到小依次排序: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有關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條件惡劣
B.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經濟發展落后
C.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條件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
D.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將永遠很小
(3)當前,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西部地區
社會較快發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使環境承載力快速變大
B.西部大開發,人口遷移頻率加大,主要是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的
C.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西北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將會逐漸降低
D.西部大開發,使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質將會得到提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第一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同樣面臨人口問題。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6-38題。
1.圖中所示的三個地區的人口密度按從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A.西南和西北地區>中部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B.中部地區>西南和西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C.東南沿海地區>西南和西北地區>中部地區
D.東南沿海地區>中部地區>西南和西北地區
2.有關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條件惡劣
B.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經濟發展落后
C.西北地區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條件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
D.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將永遠很小
3.當前,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使環境承載力快速變大
B.西部大開發,使人口遷入量加大,主要是由于資源的開發造成的
C.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西北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將會逐漸降低
D.西部大開發,使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質將會得到提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9-2010學年度下學期高二年級許昌六校聯考地理(文科) 題型:選擇題
與其他產業一樣,旅游業也要考慮市場因素。旅游消費市場主要看客源市場。據此回答 下題:
1.北京故宮最主要的游客來自河北天津,究其原因是:
A.河北天津地處故宮的最優吸引半徑內 B. 河北天津交通位置的優越性
C.北京的接待能力有限 D. 故宮的環境承載量和接待能力是無限的
2.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取決于:
A.旅游資源與旅游消費市場的經濟距離 B.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狀況
C.旅游資源的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 D.旅游資源的環境承載力和環境容量
3.旅游業的經濟作用有 :
A.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B.有了旅游業的發展才有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發展
C.有利于國家間、地區間的文化交流
D.旅游業的發展能帶動酒店、餐飲、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4.關于旅游資源時間性的正確敘述是:
A.所有旅游資源都是與地球、人類社會同始終
B.所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是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和發展,才具有旅游資源的價值和功能
C.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當時就具備了旅游資源的價值和功能
D.從理論上講,旅游資源使用的次數越多,其價值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