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四1.1初識自然災害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5年8月7日13時30分,廣東省梅州市興寧黃槐鎮大興煤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井下有123名工人被困。梅州市長、興寧市長已經停職檢查。國務院將成立“8·7”事故調查領導小組和事故調查組。10日下午,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對有關事宜進行部署。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本次透水事故的原因正確的是( )
①以人為因素為主導 ②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疊加 ③是純人為因素導致的 ④是純自然因素導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關于這次災害的分類正確的是( )
A.按表現特征該次災害是突發性災害 B.按發展過程是原生災害
C.承載體性質為城市災害 D.按損失程度是輕度災害
3.對于這次事件的正確認識是( )
A.這次事件不屬于生產事故
B.本次事件是天災,我們無法預防
C.通過這次事件我們應當認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
D.這次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人類對于礦井透水這一事實根本不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甘肅武威六中高二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考試文科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紅海形成的原因正確的是( )
A.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生長邊界
B.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生長邊界
C.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
D.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宿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質檢理科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該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
1.關于①②兩處的箭頭指向,分別是:
A.①處向上 ②處向上
B.①處向上 ②處向下
C.①處向下 ②處向下
D.①處向下 ②處向上
2.關于其形成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A.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
B.冷熱不均→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氣壓差異→大氣垂直運動
C.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氣壓差異
D.冷熱不均→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大氣垂直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圖,回答7—9題。
7.圖中能看到的海峽是( )
A.曼德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
C.土耳其海峽 D.麥哲倫海峽
8.關于C海域形成的原因正確的是( )
A.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生長邊界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生長邊界
C.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
D.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
9.右圖中表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的是( )
A.A圖 B.B圖 C.C圖 D.D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