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卡拉庫姆運河從阿姆河沿卡拉庫姆沙漠延伸到里海海濱地區,沿線建有一系列水庫,其中不少是庫容上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卡拉庫姆運河首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養殖——增加水域面積,發展水產業,實現多種經營
B. 航運——完善交通網,實現阿姆河與里海之間的聯運
C. 防洪——雨季分洪,減輕阿姆河豐水期時的防洪壓力
D. 灌溉——為卡拉庫姆運河沿線的農業區提供灌溉水源
【2】下列有關圖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阿姆河下游地區分布有季風水田農業
B. 圖中次生鹽漬化、石質荒漠化較嚴重
C. 圖中河流補給水源主要依靠季節融雪
D. 與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成因不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巴西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為
A. 海拔高,地形復雜 B. 氣候溫差大,潮濕悶熱
C. 經濟落后,資源貧乏 D. 分布熱帶雨林,開發晚
【2】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人口增長和貧困——根本原因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③過度的遷移農業、開辟大型農場和牧場——直接原因④商業性伐木、采礦、修路、城鎮建設——直接原因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沿南回歸線所作的地形剖面,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該地所在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地位于澳大利亞大陸
B. 該地中部地區為剛果盆地
C. F地附近的山地為安第斯山脈
D. G地形區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內
【2】E地的氣候類型是(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沙漠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圖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迪拜約17%為阿聯酋公民,約83%為外國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國人占7.5%,其他占10.8%。
材料三 迪拜氣候資料統計圖。
(1)分析材料二,指出迪拜人口結構的主要特點。
(2)分析材料二,判斷迪拜的氣候類型并根據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征。
(3)分析阿拉伯半島內油氣資源的主要運輸方式并評價此種交通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非洲薩赫勒地區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區,傳統經濟以自給性質的游牧業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地區人口急劇增加,對糧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農業不斷向北推進。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了嚴重的荒漠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薩赫勒地區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過度開墾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樵采
④不合理利用水資源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2】要想根治薩赫勒地區生態惡化、荒漠化加劇的趨勢,需要
A. 增加區域降水B. 增加植被覆蓋C. 采用草方格沙障D. 控制人口數量
【3】薩赫勒某地推廣農作物的休閑輪作制,主要目的在于
A. 削減風力B. 增加雜草C. 恢復肥力D. 增加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近年來積極采取包括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作物,也是制做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1噸乙醇需要消耗鮮木薯約7.5噸。下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所示區域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該區域地勢總體特征是
A. 西北高東南低 B. 東高西低 C. 中間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5年12月26日8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刻
A. 上海風力大于北京 B. ②地為臺風中心
C. ①地氣壓值小于②地 D. 北京吹東北風
【2】此時控制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的主要天氣系統是
A. 氣旋 B. 反氣旋 C. 準靜止鋒 D. 暖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全球能源緊缺的背景下,我國核電發展戰略也由“適度發展”轉變為“積極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建核電機組規模世界第一,總裝機規模世界第四。“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核電裝機規模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規模達到3000萬千瓦,形成國際先進的集技術開發、設計、裝備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核電全產業鏈發展能力,我國核電建設正進入全新時代。下圖為2007~2016年間我國核電發電量變化統計示意圖。
(1)簡述我國核電發電量的變化特點及成因。
(2)推測我國核電站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3)說明我國大力發展核電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7月中旬,三位旅行者駕車從獨山子出發,開啟了橫穿天山中段的獨庫公路的行程,他們翻越了四座終年積雪的冰達坂(維吾爾語意為高聳入云的雪山)到達庫車。
下圖為獨庫公路地區等高線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旅行者發現甲處森林茂密,其主要原因由于該地位于
A.夏季風影響大的山脈南坡B.氣流上升顯著的山頂
C.谷地迎風的山腰地帶D.海洋水汽豐沛的山麓地區
【2】旅行者行至獨庫公路北段,遇到災害導致了道路封閉。此次自然災害最可能是
A.泥石流B.沙塵暴C.臺風D.冰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