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圖為某地區土壤含鹽量與蒸發、降水差值變化圖,完成下題。

| (1) |
對圖中P點水鹽運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蒸了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B. |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C.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D.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
(2) |
針對土壤鹽堿化造成低產田,治理方式有
|
[ ] |
A. |
立體農業布局,以防護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B. |
修建臺田一魚塘,立體開發,綜合治理
|
C. |
修建梯田,以果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D. |
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
|
|
(3) |
限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
A.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低溫冷害
|
B.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土壤鹽堿化
|
C. |
旱澇災害、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
|
D. |
水土流失、旱澇災害、低溫冷害
|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阜寧高級中學、大豐高級中學、栟茶高級中學2012屆高三第二次調研聯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下圖為某地區土壤含鹽量與蒸發、降水差值變化圖,完成下題。

| (1) |
對圖中P點水鹽運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蒸了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B. |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C.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D.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
(2) |
針對土壤鹽堿化造成低產田,治理方式有
|
[ ] |
A. |
立體農業布局,以防護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B. |
修建臺田一魚塘,立體開發,綜合治理
|
C. |
修建梯田,以果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D. |
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
|
|
(3) |
限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
A.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低溫冷害
|
B.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土壤鹽堿化
|
C. |
旱澇災害、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
|
D. |
水土流失、旱澇災害、低溫冷害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北京市崇文區2006-2007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地理
題型:013
|
圖中為某地區土壤含鹽量與蒸發、降水差值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題。

| (1) |
對圖中P點水鹽運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B. |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C.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D. |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
(2) |
針對土壤鹽堿化造成的低產田,主要的治理模式是
|
[ ] |
A. |
立體農業布局,以防護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B. |
修建臺田-魚塘,立體開發,綜合治理
|
C. |
修建梯田,以果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D. |
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
|
|
(3) |
限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
A.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低溫冷害
|
B. |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土壤鹽堿化
|
C. |
旱澇災害、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
|
D. |
水土流失、旱澇災害、低溫冷害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二次調研聯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該圖為某地區土壤含鹽量與蒸發、降水差值變化圖,完成5~7題。

1.對圖中P點水鹽運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A.蒸了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B.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C.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D.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2.針對土壤鹽堿化造成低產田,治理方式有
A.立體農業布局,以防護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B.修建臺田一魚塘,立體開發,綜合治理
C.修建梯田,以果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D.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
3.限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A.旱澇災害、風沙危害、低溫冷害
B.旱澇災害、風沙危害、土壤鹽堿化
C.旱澇災害、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
D.水土流失、旱澇災害、低溫冷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該圖為某地區土壤含鹽量與蒸發、降水差值變化圖,完成以下各題。

1.對圖中P點水鹽運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A.
蒸了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 B.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C.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鹽
- D.
蒸發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鹽
2.針對土壤鹽堿化造成低產田,治理方式有
- A.
立體農業布局,以防護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B.
修建臺田一魚塘,立體開發,綜合治理
- C.
修建梯田,以果林為主的土地利用
- D.
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
3.限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 A.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低溫冷害
- B.
旱澇災害、風沙危害、土壤鹽堿化
- C.
旱澇災害、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
- D.
水土流失、旱澇災害、低溫冷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