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圖為我國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內霍爾果斯(80°29′E,44°14′N)境內某低山丘陵的地質剖面示意圖(圖中不同時期形成的同類型巖層采用同一圖例表達)。
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
A.向斜、背斜、斷層B.向斜、斷層、向斜
C.背斜、向斜、斷層D.背斜、斷層、背斜
【2】M附近的巖層接近垂直方向,并與兩側的巖石存在明顯的不連續性,原因可能是( )
A.外力侵蝕B.外力沉積
C.巖漿活動D.地殼運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場,巴西紅木是制造各種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巴西紅木主要生長在臨海的高溫暖濕環境,生長極為緩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故其原生林面積較小,經濟價值高。下圖為巴西區域簡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巴西紅木最可能生長在圖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巴西紅木成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A.材質稀有B.運輸方便
C.木質顏色D.木質堅硬
【3】用巴西紅木加工提琴琴弓的企業布局在歐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臨近市場B.運輸成本
C.加工技術D.氣候溫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地區圖,下圖中陰影為地面季風的地理分布區,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①②兩地季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風,7月盛行東南季風
B. ②地夏季風成因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
C. ②地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易產生洪澇災害
D. ①地冬季風勢力強于夏季風,②地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2】當③地盛行西北季風時( )
A. ①地高溫多雨 B. ②地寒冷干燥 C. ③地形成高壓中心 D. 為1月份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圖示地區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是 、 (選擇正確的數字編號)
①地勢低洼,曲流多②季風氣候,降水變率大③無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暢④眾多支流匯聚,洪峰疊加
(2)該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樹造林 D.退耕還湖
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強冷空氣自西北向東南席卷全國。我國大部分地區先后出現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及相關省市氣象臺連續發布寒潮警報。
(3)寒潮是指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 、 、 等天氣現象的過程。
(4)圖中A、B兩地緯度相同,降溫幅度卻相差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年4月6日17時某區域地面天氣圖,虛線范圍內為圖示天氣系統引發的某種氣象災害實時分布區。此前圖示區域大部分地區表土解凍,地表干燥。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比較圖中甲、乙兩地的風力大小,說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氣狀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此季節丙地農民在播種時,常常采用地膜覆蓋措施,試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問題
【1】Q地的海拔可能為( )
A. 90米 B. 230米 C. 340米 D. 420米
【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 260米 B. 310米 C. 360米 D. 4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20分)
(1)圖7中所示地區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2分)
(2)據圖8分析,與Q城相比較,B城的氣候特點有何不同?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
(3)據圖7、圖8中的信息,概況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請答出三項。(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 )
A. 赤道低氣壓帶 B. 副熱帶高氣壓帶
C. 極地高氣壓帶 D. 副極地低氣壓帶
【2】根據圖中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
A. 受丙氣壓帶影響,撒哈拉沙漠高溫多雨
B. 甲風帶是東北信風
C. 乙風帶是盛行西風
D. 受丙氣壓帶和乙風帶交替控制,新西蘭形成地中海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