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5年11月25日,全長68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設拉開序幕,讀太行山高速公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經濟 D. 資源
【2】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
A. 阜平的城市等級大幅度提升 B. 河北省的經濟重心隨之西移至太行山-帶
C. 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加大 D. 河北省高速公路網絡得到進一步完罄
【答案】
【1】 C
【2】 D
【解析】
試題
【1】影響交通線建設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技術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往往哪個是限制性因素,要做到趨利避害;技術因素是保障,社會經濟因素是當前交通線路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故選項C 正確。
【2】城市等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阜平的城市等級不可能大幅度提升;河北省的經濟中心依然在省城以東等沿海區域;交通運輸線路的修建使河北省的交通運輸網絡得到進一步改善,區域間交通更加便利,利于區域間的交流,使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逐漸縮小,故D對。
【知識拓展】高速公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高速公路被看作是一項可長遠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它本身的發展可以推動擴大內需、投資、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改善社會民生、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高速公路發展與建設所引發的影響總是是長遠的、潛在的,不管是在建設期還是在運營期都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發動機”。
1、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高速公路在初期投資可能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但以長遠目光來看它對其他產業的推動作用是不能忽視略的。在建設初期建設平均每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概就需要投資4000萬元左右,假設,如果某地區提前建設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著大約投入40億元左右。這些還沒有包含公路建設所引起的消費支出和服務業發展。高速公路是一種高回報率、低風險的朝陽產業和新興行業,擁有很大的生產函數、擁有很強的擴散效應。 高速公路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融資方法,對加快經濟發展、拉動投資具有很大作用。很好的使生產運輸成本降低,在很大空間上實現了資源合理運用,完善了投資環境,促進了沿線經濟產業帶的形成,給經濟發展加入了強大的活力和生機。對資本的有效配置是利于國民經濟發展、利于民生的領域,并且也給未來經濟發展夯實基礎,對創造穩定的經濟增長特別有利于。
2、高速公路帶動下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沿線產業帶的迅速發展
高速公路的大范圍建設,讓所有區域有了交流的紐帶和溝通的橋梁,在高速公路每個點位布局的范圍在其溝通職能、高效運輸促使下形成了廣泛的區位優勢,通過引進流通資金、高新技術、流動人口勞動力等方面生產要素的極度集中和逐漸擴散,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區域經濟輻射特點。與此同時,高速公路的縱向溝通能力又讓這種輻射加快沿線發展,致使形成了在高速公路的基礎上形成了沿線產業帶,讓整個呈帶狀分布的區域經濟效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沿線產值的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擴張、依靠交通樞紐的外資引進和強化交流,企業生產規模的逐漸擴大、產值總量的迅速提高,深化第二產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沿線中小城市、鄉村的經濟崛起、第三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的腳步加快、城市發展進程的持續加速、各種經濟空間的整合統一和協調發展,這些好的現象都表明高速公路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協調,讓點位橫向輻射、強勢帶動弱勢、縱向拓展的高速公路經濟交流形成了一種統一、全新、健康的發展行式。
3、優化產業結構
優化產業結構,就是讓產業結構朝著更高層次、更合理方向發展。所謂的更合理不僅是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呼應,產業結構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而更高發展層次是指產業由第一產業向二、三層次發展。農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業相對不發達。因為科技的發展農業逐漸機械化,農業生產水平得到提高,農村有很多的剩余勞動力等待解決一系列生活問題都顯示產業結構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產業結構優化任務一定要解決。
4、擴大生產、刺激消費
經濟發展擁有比經濟增長廣泛得多的內涵。經濟是社會生產關系的主體或是一國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不僅是物質實現,還是一種精神狀態,與社會、經濟和制度過程中的一些綜合在一起,讓社會獲得美好生活的方法。經濟發展不止包含生產的提高,還包括擺脫落后、貧窮、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首要關注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是長遠目標,經濟發展還是短期能夠實現的目標。促使經濟增長有三架馬車即是出口、投資、消費。
5、增加就業
目前數量最為龐大的勞動群體農民工,對社會的穩定有著很大的影響。調查表明,農民工群體多數存在工勞動關系不標準、資待遇不好、社會保障缺乏、居住條件不好等問題,對于失業、傷病的承受能力更加薄弱,長期來看還面臨沉重的養老、子女教育等壓力。工程建設可以讓大量的沿線農民工就業,這些崗位讓很多在珠三角失業的農民工看到了生存希望,給那些不想到處奔波的農民工提供了在家鄉工作的機會。而且工程建設配額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工人,這些技術給他們以后就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6、改善了交通條件促進了經濟發展
高速公路建設會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高速公路的發展推動了沿線經濟的增長,便利的交通條件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向外轉移的條件;有利于農民走出鄉村,把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糧食和土特產品銷售出去,還可購買質量更好、價格更為低廉的原材料、生活用品,得到更高的利潤,降低消費成本;有助于農民及時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種植品種和經營項目;有利于形成更多小城鎮繁榮發展的局面,中小城鎮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可快速提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我國部分區域圖。
材料2:我國部分山地自然帶及植被分布示意圖。
(1)材料1中A是____山脈,B是____山脈,C是____山脈,D是____山脈。
(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別屬于材料1圖中的四座山脈,那么①可能屬____山脈;②可能屬____山脈;③可能屬____山脈;④可能屬____山脈。(填字母)
(3)①山地中M處植被可能是 (____)
A.常綠闊葉林B.高山草原C.針闊混交林D.落葉闊葉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廣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狀況與此原因相同的還有________。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帶存在差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②→④→①基帶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三地基帶變化體現了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
(7)④→①→③基帶也有區別,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三地基帶變化體現了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條山脈同為長江、珠江兩大河流分水嶺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下列關于甲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東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 B. 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 為我國贛、閩兩省的分界線 D. 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曾經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圖為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北大荒、西大荒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別是
A. 市場、交通 B. 土壤、光照
C. 熱量、水源 D. 熱量、地形
【2】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將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 市場需求的變化 B. 農業技術的發展
C. 交通運輸的改善 D. 農業政策的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樹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圖,右圖為沿圖中PM一線所作的剖面圖。該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線挖溝,將溝內挖出的底土在溝前培埂(右圖中A處),再用溝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溝的下方(右圖中B處),最后在內斜坡一例(右圖中C坡)栽種小樹苗。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右圖中A埂的作用是
A. 改變溝內光照 B. 攔蓄地表徑流 C. 升高溝內溫度 D. 增加地表粗糙度
【2】一年中正午時分,右圖中溝內小樹苗能全部被陽光照射的時間約為
A. 60天 B. 100天 C. 180天 D. 340天
【3】6月22日,右圖中溝內小樹苗全部能照射到的時間約為
A. 1小時 B. 2小時 C. 3小時 D. 4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吐魯番市位于吐魯番盆地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古城歷史悠久。2015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新疆吐魯番地區,設立地級吐魯番市,轄高昌區、鄯善縣和托克遜縣,人口614616人(2009年),有維吾爾、漢、回等民族。讀吐魯番行政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吐魯番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北部
A.鐵路交通建設
B.旅游資源開發
C.礦產資源開發
D.河流分布多
【2】吐魯番的無霜期平均每年達到268.6天,是我國長城以北無霜期最長的地方,其主要原因為
A.沙漠面積廣,夏季增溫明顯
B.北部天山的屏障,削弱冷空氣的侵入
C.降水稀少,大氣削弱作用弱
D.河湖及植被稀少,對氣溫調節作用弱
【3】“一帶一路”建設吸引我國東部某企業來新疆吐魯番建立了生產基地,該基地生產的產品最有可能是
A.果汁飲料
B.棉紗布匹
C.電子電器
D.航天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好酒源自好葡萄。歐盟成員國葡萄牙頂級葡萄酒“波特酒”原產自杜羅河谷(圖1A處)莊園,該谷北倚比利牛斯山脈(B處),夏季氣溫可達40℃以上,冬季氣溫在0℃上下,總體干旱,但降水也存在一定的時空集中性。該區人口集中于河谷中,在歐盟內部該區人均收入屬下游水平。近年來,該區學習中國的梯田技術將葡萄種植由河谷拓展至較陡斜坡之上。
(1)簡述杜羅河谷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與我國東部同緯度的葡萄種植園相比,杜羅河谷葡萄種植的優勢氣候條件有哪些。
(3)說出波特酒莊園大量采用坡式梯田的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以1980年工業總產值為起點),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中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
A. 原料導向型產業、動力導向型產業
B. 勞動力導向型產業、市場導向型產業
C. 勞動力導向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 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力導向型產業
【2】下列屬于階段Ⅰ工業發展特點的是( )
A.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費品加工廠
B. 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大
C. 工業附加值增長較快
D. 成為我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7月平均氣溫圖,回答問題。
(1)A、B兩地所處的地形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2)簡述B地形區東西兩側降水量的差異及原因。
(3)分別簡述等溫線在E、F兩地的走向特點及原因。
(4)分析P地區形成全國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