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人口遷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出或遷入,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是造成人口遷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淡水、土壤、礦產等;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會變革、戰爭等.
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1)概念: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涉及人口由遷出地到遷入地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
(2)分類--按地理范圍分: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省際、縣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國內人口遷移分為由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
解答 解:(1)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上世紀40年代郝玉蘭一家從河南遷移到陜西,其主要影響因素是(適逢戰亂災荒)自然環境因素和政治因素,荷花從西安到北京(讀書)是文化教育因素影響.
(2)和劇中人物東京一樣,歷史上“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后來從農村返回城市,這是受國家政策影響,而現在我國大量農民從農村涌向城市,則是受經濟因素影響.分析后者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人物空間流動較大,大女兒蓮花因工作,十多年奔波于西安和咸陽之間,歷盡周折,才把工作調到西安;二女兒荷花因上大學,從西安到北京,從北京到美國;兒子東京在農村做了十幾年知青,后來全家調動進了城,最終因創業,又回到了農村.人口遷移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又分為從城市到城市、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村到農村、從農村到城市.材料中體現劇中情節顯示了4種人口遷移類型.
(4)現在我國河南、陜西等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向東部地區遷移較多,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為經濟發展不均衡.
故答案為:(1)自然環境因素和政治因素;文化教育.
(2)政策;經濟;有利影響:為城市提供大量勞動力,有利于城市建設;繁榮城市市場等.不利影響:給城市交通、居住、就業、社會治安等帶來壓力.
(3)4.
(4)經濟發展不均衡.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解題的關鍵是從題干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工業區 | B. | 商業區 | C. | 綠化帶 | D. | 住宅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熱量資源充足 | B. | 光照資源豐富 | C. | 土壤肥力高 | D. | 風力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