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甲的A、B、C、D 四日中,太陽光照情況如圖乙的是__________日(填字母),當圖乙中 MPN 三地晝長相同且福州白晝將逐漸變長的是__ 日(填字母) ;當太陽直射點由 B 運行到 C 期間,地球公轉速度將_____。
(2)讀圖乙,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P 地地方時為_____點,M 地的太陽高度是_____。
(3)福州市某學校(26°N)某同學對傳統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改造(如圖),將熱水器的
支架改造成活動形式。該生在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應朝向_____(南或北),在冬至日的正午,為了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達到最好效果,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α為_____。一年中,活動支架影長最短的節氣是_________。
(4)當黃赤交角的數值變小時,地球上的五帶中溫帶的范圍會變_____(大或。,福州夏至的晝長會變_____(長或短)。
【答案】B A 先變慢再變快 (23°26′N ,30°W) 18 0° 南 49°26′ 夏至 變大 變短
【解析】
(1)圖乙中北極圈及以北地區出現了極晝,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在圖甲的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四日中,太陽光照情況如圖乙的是B日,當圖乙中MPN三地晝長相同時則說明是春秋二分,福州白晝將逐漸變長的是春分日;地球公轉速度最快是1月初,公轉速度最慢的是7月初,當太陽直射點由B運行到C期間,地球公轉速度將先變慢后變快。
(2)圖中任意兩條相鄰經線相差30°,直射點的經度是12時所在經度,圖中對應30°W,直射的緯度是北回歸線,故讀圖乙,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23°26′N ,30°W),P地地方時為18點,M地位于晨昏線上,依據晨昏線上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是0°,可知太陽高度是0°。
(3)26°N太陽正午都是從正南方向照射過來,故集熱板應朝向南。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互余,冬至日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是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α為49°26′,一年中,活動支架影長最短的節氣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應是夏至日。
(4)當黃赤交角的數值變小時,說明熱帶和寒帶的范圍變小,地球上的五帶中溫帶的范圍會變大。黃赤交角變小,則說明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小,說明福州夏至的晝長會變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面兩幅圖分別示意某區域水系分布及該區域 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下表為 R 河徑流量季節分配表。
季節 | 冬季 12 月~次年 2 月 | 春季 3 月~6 月 | 夏季 7 月~8 月 | 秋季 9 月~11 月 |
占全年徑流 量的比重 | 6% | 51% | 22% | 21% |
(1)根據材料一,簡述該區域的地形特征。
(2)圖甲中 R 河西岸沼澤廣布,試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R 河是流經國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長河,但其航運價值很低。從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其航運價值較低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的地質剖面圖和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地質構造,甲表示_____構造,乙表示_____構造。
(2)從地貌看,圖中丁是_____,它是由_____作用形成的; 戊處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
(3)甲、乙、丙、戊四處,巖層中含有大量油氣資源的最可能在_____處;如果要修建一條南北向的隧道,宜選擇__處,理由是____( 從工程安全性和地下水運動考慮)
(4)上圖中數字②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名稱是__________,圖示丙區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圖中甲、乙兩地自然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表徑流、跓崃俊、劢邓、艿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圖中a、b兩山峰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下列關于兩座山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山峰的雪線比b山峰的低
B. b山峰的自然帶譜比a山峰的豐富
C. a山峰的雪線東側比西側低
D. b山峰的雪線7月比1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半球經緯網圖,假設地球為正球體。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a、b之間和c、d之間的最近距離,說法正確的是( )
A. a、b之間的最近距離大于c、d之間的
B. a、b之間的最近距離小于c、d之間的
C. a、b之間的最近距離等于c、d之間的
D. 無法確定
【2】一架飛機以1000千米/時的速度飛行,從a地沿最短航線飛往b地,大約需要的時間是( )
A. 8小時 B. 9小時 C. 10小時 D. 11小時
【3】從a地到c地路程最近的走法是( )
A. 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B. 先往東南,再往東北
C. 一直往東南 D. 先往東北,再往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該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變化
B. 由資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轉變
C. 對環境的影響經歷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輕度污染的過程
D. 這種變化是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產業的結果
【2】下列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加大了區域間的經濟差異
B. 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 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D. 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其中①②③圖均表示同一區域,且其圖幅依次減少3/4。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②圖比例尺為1:N,則①圖、③圖的比例尺依次為( )
A. 2:N 1:2N B. 1:2N 2:N
C. 2:N 4:N D. 1:2N 1:4N
【2】若甲乙之間的圖上距離為1.65 cm,則①圖的比例尺約為( )
A. 1:3 000 000 B. 1:30 000 000
C. 1:300 000 D. 1:30 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別山山麓與山頂太陽輻射強度及其垂直變化率折線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該地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山麓太陽輻射強度始終大于山頂的
B. 9—12月山頂太陽輻射強度一直減小
C. 太陽輻射垂直變化7月最大
D. 太陽輻射垂直變化11月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2】該地太陽輻射強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為8月( )
A. 晴天多 B. 白晝長 C. 太陽高度大 D. 空氣質量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類一直都在設法尋找地外生命,美國發射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相繼登陸火星,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水的痕跡。
材料二 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數據。
(1)按天體的基本類型劃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屬于行星;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級天體系統是________。
(2)美國科幻電影《2012》放映后,引起了科學家對于人類移居太空的探索熱潮。根據上表數據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分析比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條件,并完成下表。
有利條件 | 不利條件 | ||
金星 | 質量、體積與地球接近 | 共性: 缺乏②________ | 溫度高 |
火星 | ①____與地球接近;平均溫度與地球差別不大 | ③_____小 ④__ __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