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蔗糖業曾是珠江三角洲的優勢產業,隨著蔗糖業的轉移,珠江三角洲傳統甘蔗種植區大多演變成了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蔬菜、乳肉、禽蛋等.。目前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粵西瓊北優勢蔗區。經過多年努力,廣西成為全國最大蔗糖產區及最大的糖業生產基地。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引起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業向廣西、云南、海南等省轉移的主導因素是
A. 原料產地 B. 市場需求 C. 產業優化 D. 國家政策
【2】和其它優勢蔗區比,廣西成為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水熱條件更適宜 B. 距國際市場近
C. 勞動力更廉價 D. 政府抓住發展機遇
【3】珠江三角洲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原因,不可能的是
A. 農副產品生產利潤高 B. 蔗糖需求量下降
C. 土地價格上漲 D. 工業化、城市化發展
【答案】
【1】 A
【2】 D
【3】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意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獲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性強。
【1】甘蔗制糖業向廣西轉移的主導因素原料。甘蔗制糖業原料運輸成本高,且損耗多。種植業向廣西轉移,甘蔗制糖業向廣西轉移,是靠近原料產地,可減少費用,提高利潤。故選A。
【2】甘蔗是熱帶經濟作用,廣西的氣候適宜,水熱充足,土地豐富、廉價。從社會經濟因素分析,廣西經濟發展水平低,勞動力廉價,有政策支持,距離珠江三角洲近,便于承接產業轉移。故選D。
【3】珠三角地區農業結構調整是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從事農副產品生產的利潤高,而不是蔗糖需求量下降,故選B。
從本質上講,企業生產為了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進行產業轉移。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是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三個主要因素。產業轉移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創造了條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或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和合,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產業轉移會給轉出區域和轉入區域的自然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如原來的鄉村變成度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伴隨產業轉移,就業機會也會由轉移國或地區轉移到轉移對象國或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珠江三角洲在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過程中,與長江三角洲相比,曾經有產業升級面臨困難的問題,請分析說明?
(2)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產業轉移已經常態化,請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016年11月21日深圳第十八屆高交會上,vR(虛擬現實)技術和產品成為焦點。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用戶如同身臨其境。深圳將在產業基礎雄厚的區域建設VR產業園區或集聚區,并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VR創新園和平臺申報國家級相關專業園或平臺。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VR將來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
A. 農作物估產 B. 城市規劃決策 C. 遠程手術醫療 D. 教育培訓
【2】深圳建設VR產業園區或集聚區的主導因素是
A. 技術 B. 勞動力 C. 政策 D. 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溝地震發生后,網上立即就出現了“地震人口熱力大數據”。大數據準確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總數:震中20公里范圍內人口數約2.1萬,50公里范圍內約6.3萬,100公里范圍內約30萬。人口熱力圖就是利用獲取的手機數據,定位該區域的用戶數量,通過用戶數量渲染地圖顏色,實時展示該地區人的密度。熱力圖便于觀察一個地方的人口密集數量及實時的人流量情況。完成下列各題。
【1】人口熱力圖使用的技術有
A. GPS GIS B. GIS RS C. GPS RS D. GPRS RS
【2】通過對熱力圖提供的大數據進行分析,不能
A. 評估區域商業價值 B. 助力地震應急救援決策
C. 核定景區最大承載量 D. 助力交通部門決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全球范圍內,云層分布面積、緯度或高度的變化將影響全球的溫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低空云能遮擋入射陽光(強于云層的溫室效應);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層下的熱量(強于云層的削弱作用)。研究發現,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云層多少沒有明顯變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層厚度和成分無明顯變化)、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的趨勢明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表明
A. 極地東風減弱 B. 中緯西風減弱 C. 低緯信風減弱 D. 副熱帶高壓減弱
【2】高空云升高較明顯的季節及其氣候效應是
A. 夏季、變冷 B. 夏季、變暖 C. 冬季、變冷 D. 冬季、變暖
【3】中緯度低層云向兩極移動將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A. 中低緯度增多,高緯度也增多 B. 中低緯度減少,但高緯度增多
C. 中低緯度增多量大于高緯度減少量 D. 中低緯度增多量少于高緯度減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旅游活動中,下列行為容易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①旅游者亂拋垃圾,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
②對旅游資源的欣賞,沒有抓住景觀特色和了解景觀的美學或歷史文化價值
③沒有把握欣賞旅游資源的最好時機和角度,領悟不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
④旅游者的踐踏、觸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會使文物古跡受到損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產業轉移對經濟、環境等方面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可導致環境污染大量轉移和擴散
②高新技術產業的轉移可導致國內失業人口大量增加
③日本重化工業向海外轉移,也同時將環境污染向國外擴散
④擁有豐富勞動力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大量吸收國際產業轉移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帶一路”是經濟互補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創新圓夢之路。完成下列各題.
【1】“一帶一路”的東部連接快速發展的中國,西部連接發達的歐洲而中部是亟待發展的中亞、南亞等地區,東、中、西部的經濟具有互補性,表現為
①東部產能增強,需要加強對外合作
②西部經濟發達,需要引進大量人才
③中亞油氣豐富,需要尋求消費市場
④南亞農業發達,需要擴大糧食出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上海科研人員將太陽能技術與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這一成果將惠澤“一帶一路”上嚴重缺水而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地區主要是
A. 西歐 B. 東南亞 C. 中亞 D. 西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公司只限于從事做低端的系統維護、編碼編程工作,有很多軟件工程師移居美國并成為國外IT企業高級管理人員。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在這些印度裔高管的倡議和推動下,一些跨國公司的海外研發中心陸續進駐班加羅爾,班加羅爾從“軟件外包之都”成功轉型為“研發服務之都”,被譽為“亞洲硅谷”。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很多軟件工程師移居美國對班加羅爾的積極影響是
A. 減輕就業壓力 B. 加強與外界的聯系
C. 緩解人地矛盾 D. 促進人口遷移
【2】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后,一些跨國公司在班加羅爾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交通運輸 B. 環境質量 C. 歷史因素 D. 個人意愿
【3】與美國硅谷相比,班加羅爾吸引全球各大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紛紛進駐的優勢是
A. 人力資源成本低 B. 研發力量雄厚
C. 交通便捷 D. 政策傾斜力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