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題文)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據美國某媒體報道,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冰川加快融化。這不僅令北極豐富的資源有了被開采的機會,也給俄羅斯等北冰洋沿岸國家提供了開通新的北極航道的機會。石油公司將可能是最大受益者。
材料二 北極圈里的因紐特人看著不斷融化的冰川,高興得手舞足蹈;而遠隔數萬千米的圖瓦盧人,卻日夜難眠,北極不斷融化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巨型炸彈,隨時都會將他們轟入海底,再難見藍天。
(1)為什么因紐特人“手舞足蹈”,圖瓦盧人卻“日夜難眠”?
(2)有媒體報道,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俄羅斯的很多建筑物面臨巨大威脅,但糧食產量可能會增加。這是為什么?
(3)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需要公眾積極參與。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1)全球變暖使北極地區氣溫上升、冰川融化,礦產資源易于開采,將會帶給因紐特人更加富裕的明天;而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會導致海拔較低的圖瓦盧被淹沒。
(2)俄羅斯地處高緯,凍土廣布,很多建筑物建在凍土上,全球氣候變暖后,凍土融化,導致建筑物受到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后,俄羅斯的熱量條件改善,降水量增加,氣候生長期變長,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生長條件改善,糧食產量增加。
(3)節約能源,保護森林(或植樹造林),不用一次性木筷,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出行,等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主要聯系全球氣候變暖的知識進行回答,結合地區的當地條件進行分析。全球氣候變暖使北極地區礦產資源易于開采,將會帶給愛斯基摩人更加富裕的明天;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拔較低的圖瓦盧會被淹沒。
(2)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凍土解凍,建筑物受到威脅。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熱量條件改善,降水增加,糧食作物生長期變長,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增加。
(3)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以,主要從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進行思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帶沙漠中的尼羅河泛濫區孕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濫,從上游帶來的類似肥沃土壤的沉積物,與上游來水和周邊區域的植物資源,都對農耕文明的形成意義重大。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熱帶地區原始的耕種方式多為刀耕火種。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種方式出現之前,能夠在沉積物上直接耕種,是因為尼羅河泛濫區(4分)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勢平坦
D.植被缺失
(2)尼羅河下游泛濫區沉積物主要來源地的降水特點為(4分)
A.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從周邊區域引入植物用于種植,引入植物的生長期必須與尼羅河泛濫區的耕種期一致。由此判斷這些植物最可能來自于(4分)
A.熱帶雨林氣候區
B.地中海氣候區
C.熱帶草原氣候區
D.熱帶季風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煤炭是人類最早認識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國魯爾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得它成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山西省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但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和魯爾區相比,山西省不夠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
A. 水資源 B. 鐵礦石 C. 煤炭資源 D. 水陸交通
【2】為盡快使山西轉變為經濟強省,下列措施錯誤的是( )
A. 對煤炭企業實行改造和整頓,以提高經濟效益
B. 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C. 增加農業投入,提高第一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例
D. 增設道路網,改善交通
【3】我國煤炭主產區煤炭外運主要采取輸煤和輸電相結合的形式。輸電就是將煤炭就地轉化為電力,再通過電網輸送,這種做法對當地的不利影響是( )
A. 氣候變暖降水減少 B. 產業結構更加單一
C. 當地就業機會減少 D. 加重當地大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華北平原農村地區住宅的建設有“朝陽”和“朝陰”的說法。“朝陽”是指房屋朝向東南方向。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地區房屋“朝陽”的原因是( )
①方便日常出行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風③光照較好④可增加用地面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為了達到夏季遮陽的目的,農村的院落內一般都種植幾棵樹木。樹種選擇和種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
A.落葉闊葉樹東南
B.常綠針葉樹東南
C.落葉闊葉樹西南
D.常綠針葉樹西南
(3)華北平原某地(40°N)春分日12時測得院落中樹木的影長為17米,該樹木高約( )
A.6米
B.17米
C.10米
D.2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
近幾年海洋生態旅游項目逐漸興起,乘船觀賞海洋生物是最為流行。尤其是觀賞海豚或鯨魚,能夠近距離觀賞,甚至接觸他們堪稱奇幻之旅。在新西蘭神奇灣,近幾年出現大量寬吻海豚死亡事件。在南極洲,也出現眾多企鵝集體死亡事件,造成數以千計的企鵝成群死亡,死亡原因是沙門氏茵、大腸桿菌、雞痘等病菌感染,而南極洲原來根本沒有這些病菌存在。
試分析海洋生物成群死亡與海洋生態旅游的關聯性,并提出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城市是現代城市建設的新潮流,它以環境為中心,注重可持續發展強調資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態優先等原則。首屆中國國際生態城市論壇主題為“生態城市與綠色復蘇”。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生態城市中心區面積最大的功能區最有可能是()
A. 綠地 B. 工業區 C. 交通區 D. 住宅區
【2】城市“綠色復蘇”對城市產生的影響正確的是
A. 不透水面積增加,城市洪澇增加
B. 地表水下滲量增加,城市洪澇減輕
C. 城市熱島效應增強,降水量增加
D. 建筑物高度增加,城市大氣污染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史料記載:“左公宗棠就職后,令民旱地鋪沙,改良土地,成為特有之沙田……耕墾日廣,民食漸充,白面一斤值錢十文,近更廣植浙桑,此地之桑較浙江產葉大汁厚,實為宜桑。”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左公時任官職最可能是( )
A.兩江總督
B.陜甘總督
C.福建巡撫
D.湖北巡撫
(2)左公令民“鋪沙”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持土壤濕潤 ②提高地溫 ③促進根系發育 ④恢復土壤肥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普通服裝加工廠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東莞某鎮建廠,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服裝面料來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進入21世紀后,該廠的效益逐年下降,經實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后,該廠決定遷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裝面料加工廠,服裝主要銷往中亞和東歐等地。據此回答小題。
(1)與廣東省相比,新疆生產服裝面料的突出優勢是( )
A.勞動力豐富
B.生態環境好
C.原料豐富
D.交通便利
(2)進入21世紀后,該廠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價格上漲
B.工資成本上升
C.企業競爭加劇
D.服裝設計過時
(3)企業在新疆建廠后,影響服裝銷售地改變的主要原因是( )
A.服裝質量提高
B.服裝價格上升
C.降低運輸成本
D.方便了解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某地部分日期的日出與日落時間(北京時間)表。讀表回答以下問題。
日期 | M | 3月21日 | 4月10日 | 9月3日 | 9月23日 |
日出時間 | 6:42 | 6:20 | N | 5:58 | 6:20 |
日落時間 | 17:58 | 18:20 | 18:42 | 18:42 | 18:20 |
(1)與表中M日期最接近的是( )
A.1月1日
B.2月11日
C.3月1日
D.4月11日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4月10日該地的日出時間N大約是5:58
B.4月10日傍晚可以從南面窗戶看到日落景象
C.9月3日的正午太陽高度比4月10日的大
D.M日期到3月21日該地正午時樹影可能逐漸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