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活躍地區,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推進階段,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也在不斷的調整優化中。讀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上海的CBD中不僅集聚了眾多百貨商店、高級餐飲,而且也是許多國內外知名公司的總部駐地,更是匯集了近千家中外銀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百余幢海派風格的大廈拔地而起。在面積3平方千米的范圍內,總建筑面積超過了1000萬平方千米。
材料2:松江是1958年上海郊區首批規劃建設的衛星城之一。1986年《上海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中明確“中心城-衛星城-郊縣小城鎮-農村集鎮”四級城鎮體系建設框架,2001年又提出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鎮-一般鎮”的四級城鎮體系。按這一規劃,為加快郊區城鎮建設,從中選擇了“一城九鎮”作為重點,其中一城即為“松江新城”,人口規模規劃為80-100萬。
(1)CBD的中文全稱是什么?據圖描述CBD在浦東的范圍,并簡述外灘和北外灘作為CBD的共同特征。
(2)從城市化發展的階段看,“衛星城”到“新城”的規劃屬于上海城市化發展的哪一階段?“松江新城”建設得以快速發展的條件有哪些?
(3)闡述松江城鎮功能區的改變對松江區及上海中心城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答案】(1)中央商務區東到浦東南路,南至東昌路,西、北以黃浦江為界;人口密度(白天人流最集中)、車流量(交通最便捷)、地價(地價最高)、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最大)等。(任答3點)
(2)郊區化(城市郊區化) 政策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和政府投入持續性是新城得以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城市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等快速發展,加之私家車的快速發展使城市機動性增強;通訊及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公共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地域轉移的需要。(任答3點)
(3)對松江:促進郊區城市化的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生活水平;促進松江的基礎設施與人居環境的建設。(任答2點)
對中心城區:疏解中心城區的巨大壓力,緩解市區人口密度,分散市區職能,降低市區在人口、就業、交通與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優化城市的經濟結構。(從緩解市區城市問題方面回答合理均得分,任答3點)
【解析】
本題考查了城市化、郊區化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基本讀圖和語言表達能力。
(1)CBD的中文全稱是中央商務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城市里主要商務活動進行的地區。據圖分析,圖中深色區域為CBD,在浦東地區,中央商務區東到浦東南路,南至東昌路,西、北以黃浦江為界。據材料一文字分析可知,CBD的共同特征是集聚了眾多百貨商店、高級餐飲、知名公司總部,匯集了眾多金融機構,大廈林立、建筑面積大,人口密度(白天人流最集中)、車流量(交通最便捷)、地價(地價最高)。
(2)“衛星城”、“新城”是圍繞中心城發展的,位于城市外圍,所以“衛星城”到“新城”的規劃屬于上海城市化發展的郊區化階段。由圖中和材料二可以分析出此地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地鐵,有機場;是1958年上海郊區首批規劃建設的衛星城之一,有優惠政策,近年來,上海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基礎設施和教育不斷發展;通訊及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
(3)由松江城鎮規劃的五大功能區示意圖可直觀發現五大功能區環繞在松江新城市周圍。松江新城位于此區域的中心,所以對周邊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當地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科學規劃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經濟收入;促進松江的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居環境的改善。對中心城區:城市郊區化可以分散中心城區城市職能,緩解中心城區城市化帶來的巨大壓力,降低市區在人口、就業、交通與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優化城市的經濟結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計引南水609億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計收水19億立方米。下圖為水循環過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南水北調工程屬于圖中水循環的環節是( )
A. dB. bC. cD. a
【2】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對北京的影響是( )
A. 緩解地下水位下降B. 加劇熱島效應強度
C. 使水循環速度減慢D. 使氣候類型多樣化
【3】南水北調后,北京市繼續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生活污水排放B. 保證生活供水質量.
C. 引導居民節約用水D. 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蒙古自然環境獨特,逐步形成獨具發展優勢的產業。
【1】河套平原是內蒙古的主要農業區,其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
①地勢平坦 ②光照資源豐富 ③降水豐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其發展鋼鐵工業的優勢條件是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水資源豐富 ③鐵礦資源豐富 ④煤礦資源豐富
A.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可能成為內蒙古支柱產業的是
A.采礦業、紡織業B.紡織業、家電制造業
C.農畜產品加工業、冶金工業D.家電制造業、鋼鐵工業
【4】下列文化景觀中,屬于內蒙古所在地域文化區的是
A.那達慕B.秦腔C.阿以旺D.信天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生物學家拍攝到的植物景觀照片和駱駝刺根系結構示意圖,駱駝刺為亞洲某地區的典型植物。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圖片中三種植物形態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熱條件不同B.土壤性質不同C.海陸位置差異D.水分條件差異
【2】駱駝刺所在地區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B.種類繁多C.群落結構簡單D.葉面寬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1982年以來我國四個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完成下面小題。
【1】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代表的年份,按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
【2】若我國人口增長按1982年以來的變化趨勢持續發展,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B.人口素質難以提升
C.勞動力成本不斷下降D.就業壓力持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匯集了多種生物資源。圖為雅魯藏布江局部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雅魯藏布大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板塊生長邊界,經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B.位于板塊消亡邊界,經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C.位于板塊生長邊界,經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D.位于板塊消亡邊界,經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2】雅魯藏布大峽谷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緯度低 ②地勢高 ③相對高度大 ④離海洋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號稱“七朝古都”的開封市,其興衰在歷史上與黃河密切相關。下圖為開封段黃河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開封段黃河成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①含沙量大 ②水位季節變化小 ③地形平坦,流速慢 ④水流量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開封段黃河沿岸易出現的生態問題是( )
A.水土流失B.土壤鹽堿化C.洪澇D.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東北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林線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線。其分布高度主要取決于溫度和降水。林線通常與最熱月平均氣溫10℃的等值線相吻合。
(1)與乙地比,甲地的林線海拔高度較 (填“高”或“低”);受近現代全球氣候變化的持續影響,兩地的林線海拔將整體 (填“上升”或“下降”)。
(2)受太平洋板塊向 板塊下方俯沖的影響,來自 的巖漿噴出地表,致使甲、乙兩山脈出現大面積的 巖(填巖石類型)的分布。
(3)從氣候角度分析,東北平原土壤肥沃主要原因是冬季較寒冷,土壤 時間長, 的分解作用非常緩慢,從而有利于 的積累。
(4)工業化初期階段,鞍山等地憑借豐富的 資源和便利的 發展成為繁榮的鋼鐵工業城市。本世紀以來,該地區的發展相對落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種 資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與產業布局的影響日趨 。
(5)簡述東北地區大量砍伐樹木給當地水循環帶來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香草是一種多年生熱帶藤本香料植物,分布在炎熱、潮濕、海拔在1500m以下且有一定遮陰的坡地,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稱號。馬達加斯加香草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品質最佳的香草,在全球市場上,80%以上的香草產自馬達加斯加。香草從種植到產出豆莢需要三四年時間,過程中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結莢,大約需要手工授粉600朵花才能得到1千克的香草豆莢。受多種因素影響,香草的價格波動很大,且近兩年價格持續飆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農民們為了擴大種植面積,不斷侵占國家森林生態保育區'并在培育和加工過程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因此有些專家認為香草價格的不斷上漲可能會扼殺馬達加斯加香草出口產業。下圖為馬達加斯加島等高線圖。
(1)分析馬達加斯加島地形對植被的影響。
(2)判斷圖中甲、乙兩地哪個地區比較適合香草的生長,并分析其適合香草生長的自然原因。
(3)簡述香草價格的持續上漲可能會扼殺馬達加斯加香草出口產業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