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一選修6:環境保護]
下表為吉林省白城市濕地分布信息表。
概括白城市濕地變化的特點,并分析其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
【答案】變化:2000-2016年,濕地數量增加;面積減少;濕地變得破碎,濕地萎縮;濕地占總面積比重下降。
影響:生物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失衡;水生植被覆蓋率下降,局部氣候發生變化(局部濕度降低,氣溫日較差增大);涵養水源能力減弱。
【解析】根據表格數據,白城的濕地變化特點是2000-2016年,濕地數量增加,濕地總面積減少。濕地變得破碎,濕地面積萎縮。濕地占總面積比重下降。濕地減少的影響,主要結合濕地功能分析,主要從生物多樣性、調節功能、涵養水源功能等方面分析。濕地減少,導致該地生物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失衡。水生植被覆蓋率下降,局部濕度降低,氣溫日較差增大。涵養水源能力減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效灌溉面積是指灌溉工程能夠進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積之和。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它是反映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指標。下表為我國四個省區(海南、浙江、黑龍江、新疆)2016年的相關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四省區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有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類型的差異 ②降水的差異 ③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④勞動力數量的差異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圖中甲、乙、丙、丁四省區主要的經濟作物分別是
A. 棉花、茶葉、天然橡膠、甜菜 B. 油菜、亞麻、黃麻、冬小麥
C. 油橄欖、茶葉、春小麥、甜菜 D. 棉花、花生、天然橡膠、油菜
【3】甲省區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最高,這說明甲省區
A. 降水量少,農田灌溉要求高 B. 經濟發展水平高,資金充裕
C. 勞動力多,工程建設成本低 D. 地表起伏比較大,便于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的地貌類型屬于
A. 三角洲平原 B. 沖積扇平原
C. 山麓沙丘 D. 河流沿岸沖積平原
【2】圖示的地貌分布在
A. 長江中下游平原 B. 東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3】該地貌類型最頻繁引發的地質災害是
A. 地震 B. 水土流失
C. 滑坡 D. 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海陽核電廠址距煙臺市93千米,距青島市107千米。2015年11月14日,海陽核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電成功,標志著海陽核電站送出工程竣工投運。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在海陽市建設核電站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
①核能資源豐富 ②核能開發資金與技術有保障
③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開發利用核能資源的主要優點是
A. 清潔,為山東半島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保障 B. 投資成本低廉
C. 技術先進 D. 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3】除發展核能資源外,沿海地區還具有開發潛力的新能源是
A. 地熱 B. 天然氣 C. 風能 D. 太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創)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互聯網讓世界變成"雞犬相聞"的地球村。下圖表示的是2014年世界各大洲網絡交互量示意圖。右圖是10年后網絡交互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側10年后,世界網絡空間分布的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的區域最可能為
A. 亞洲中部及北部 B. 非洲北部及中部
C. 南美洲西部及南部 D. 亞洲東部及南部
【2】圖中世界主要加工出口區的主要優勢區位是
A. 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B. 廣闊的本國市場
C. 大量豐富廉價的勞動力 D. 儲量大種類多的原料
【3】圖中顯示網絡交互量最大的地區與加工出口區最多的地區在分布上有明顯的差異,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人口數量上的差異 B. 科技水平上的差異
C. 國家政策上的差異 D. 地理位置上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及其附近區域圖。
材料二 北部灣經濟區包括廣西南寧、北海、欽州及防城港4市所轄的行政區域,后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兩市的交通與物流納入經濟區統一考慮,形成“4+2”的格局,這樣,經濟區陸域面積就達7.27萬平方千米,占廣西的30.7%,海域總面積達12.93萬平方千米。區域內人口2 053萬人,約占廣西總人口的42%。北部灣經濟區準備建設成為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
材料三 近年來在北部灣北側海岸帶出現大規模開挖魚塘、蝦塘(如圖),發展養殖業的現象。
(1)從位置與交通角度分析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現代物流基地的區位優勢。
(2)簡述在海岸帶大規模開挖魚塘、蝦塘發展養殖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3)北部灣漁場是我國的四大漁場之一,但近年來漁業資源衰退明顯。試分析導致漁業資源衰退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三地的地質構造和地形,分別是:
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質構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簡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簡要說明判定乙地地質構造的依據。
(4)簡要分析不能選擇乙和丙兩地建設隧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不同密度防護林對降低風速的效果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為大范圍減弱風力,并做到經濟合理、生態效果好宜采用的防護林密度是( )
A. 極密 B. 密
C. 中密 D. 稀疏
【2】下列有關不同地區防護林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工礦區——凈化空氣、吸煙滯塵
B. 城市地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C. 黃土高原——防風固沙、美化環境
D. 東北平原西部——降低噪聲、保護農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歐洲發達國家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國家。西班牙阿爾梅里亞省(位置見圖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當地勘探到深層地下水后,灌溉農業得到發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術,日光溫室(不需人工增溫)快速普及,生產的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歐洲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以后,甲地溫室農業進入集溫室安裝維護、良種培育與供應、產品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集群式發展階段,產品出口量加速增長。圖b示意甲地最低氣溫和降水量的年內變化。
圖a
圖b
(1)從氣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溫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紀70~80年代甲地溫室生產的農產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歐洲發達國家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