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幼發拉底河的流量來自上游。底格里斯河流經巴格達后,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不能到達波斯灣。下圖為兩河流域大型水壩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幼發拉底河的枯水期主要在
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
【2】底格里斯河流經巴格達后,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不能到達波斯灣的主要原因是
A.水庫攔截B.氣候干旱C.水流緩慢D.下游斷流
【3】巴格達附近大型水壩分布密集主要目的是
A.增大蓄水B.開發水能C.通航需要D.水產養殖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向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波斯灣,幼發拉底河上游是地中海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區,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多,夏秋季節降水較少;上游為海拔高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冬季氣溫低;春季有積雪融水,故幼發拉底河的枯水期主要在夏秋季,B選項正確,ACD選項錯誤。故選B。
【2】據圖可知,底格里斯河流經巴格達后,無水庫攔截泥沙,A選項錯誤。該地地形較為平坦,根據材料“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不能到達波斯灣”,可見巴格達下游河段不是沒有泥沙,而是沿途沉積了,從等高線看,巴格達以下河段地勢平坦,有利于泥沙沉積,故C選項正確。氣候干旱會影響水量,水量跟泥沙攜帶量有關,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選項錯誤。河流下游沒有斷流,D錯誤。故選C。
【3】西亞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干燥,水源是影響區域發展的主要因素。該地水流平穩落差小水能資源匱乏,故B選項錯誤,巴格達是伊拉克首都,人口多,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水壩攔截蓄水,故A選項正確。河流水量小,航運欠發達,水產養殖不是主要目的,故CD錯誤。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太陽能屋頂就是在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利用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城鄉建筑領域進行發電。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年太陽總輻射量分布圖。
完成下面小題。
【1】與重慶相比,拉薩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地勢B.緯度位置C.天氣狀況D.植被狀況
【2】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是因為
A.該地區建筑物稠密, 可利用屋頂面積大
B.該地區常規能源短缺,但能源需求量大
C.太陽能清潔可再生,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D.該地區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下圖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按成因劃分,里海是
A.海跡湖B.冰川湖C.堰塞湖D.斷陷湖
【2】當前里海的主要補給類方式是
A.冰雪融水B.大氣降水C.地下水D.河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平潭是福建省一個島縣,當地盛傳“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謠。當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作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圖所示的石頭房屋,名為石頭厝。其獨特的造型是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石頭厝的特征及其對應功能正確的是( )
A.房屋低矮—便于保溫B.屋頂緩—防暴雨
C.窗戶小—防外敵D.石頭壓瓦—防大風
【2】結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溫減濕
B.該地適宜發展的產業有漁業、風電、旅游業
C.該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巖漿噴出冷卻凝固而形成的
D.由于臺灣山脈的阻擋,該地夏秋免遭臺風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物種豐富度。高黎貢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調查發現,該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種豐富度隨海拔上升表現出規律性變化(如下圖所示)。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隨著海拔上升,該地( )
A.木本植物豐富度逐漸減少B.木本植物豐富度逐漸增多
C.草本植物豐富度呈先增后減的趨勢D.草本植物豐富度呈先減后增的趨勢
【2】該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種豐富度隨海拔的變化主要取決于( )
A.土壤變化B.降水變化C.氣溫變化D.坡度變化
【3】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種豐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變化改變了( )
A.光照條件B.熱量條件C.降水條件D.蒸發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理想大陸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兩處夏季水量差異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C.大氣環流D.下墊面
【2】溫帶氣候大陸西岸北界比東岸位置偏北,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緯度B.洋流C.太陽輻射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寧蒙陜甘沿黃地區位于我國西部生態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雙重任務艱巨。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寧蒙陜甘沿黃地區的區域協調發展度空間格局
材料二: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結構和部分省區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對應的GDP的產值)比較圖
(1)簡述2007年寧蒙甘沿黃地區的區域協調發展度總體水平,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至阿拉善左旗地區的區域發展度也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差異,請分析造成該差異的主要原因。
(2)指出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結構中比例最高的類型并分析原因。
(3)結合材料分析在沿黃河地區利用水資源可采取的措施。
(4)為實現寧蒙陜甘沿黃河地區生態的變化與經濟“雙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可以構建高效生態農牧基地戰略,請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國甲、乙、丙、丁四個時期人口增長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國死亡率最低的時候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人口增長模式一般演變規律為()
A. 甲→乙→丁→丙 B. 甲→乙→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