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結合地形、氣候兩大要素,可以把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分成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區比乙區緯度高,故熱量較乙區少
B.乙區太陽光照強,故熱量較多
C.乙區與丙區南部距海遠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兩區界線
D.甲區比丙區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與丙區北部分界
24、【2】我國三大自然區與其最突出的區域特征組合正確的是
A.甲區——草原廣布 B.乙區——“高”和“寒”
C.丙區——高溫多雨 D.甲區、乙區——冰川縱橫
【3】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兼跨內外流區域 B.都兼跨三級階梯
C.都兼跨四類干濕區 D.都兼跨四個溫度帶
【答案】
【1】D
【2】B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結合圖示信息,甲乙丙分別為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東部季風區。甲區比乙區緯度高,但地勢較低,夏季熱量較乙區多。乙區(青藏高寒區)太陽光照強,但地勢高,熱量較少;乙區不臨海,故ABC錯誤,D對。
【2】結合上題,甲乙丙分別為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東部季風區。甲區跨經度廣,景觀東西差異大;乙區為青藏高寒區由于地勢高,故氣候高寒;丙區為我國東部季風區,受季風氣候影響,氣候特征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寒冷)少雨。冰川縱橫是青藏高寒區的特征。
【3】三大自然區都兼跨內外流區域,但各有側重;都能受到季風(冬季風或夏季風)影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成都和拉薩某時段氣溫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成都相比,拉薩 ( )
A.白天大氣輻射強 B.夜晚大氣逆輻射強
C.白天太陽輻射強 D.夜晚地面輻射強
【2】 成都和拉薩氣溫日較差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是兩地( )
A.緯度差異較大 B.經度差異較大 C.地面狀況不同 D.人類活動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地的垂直帶譜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山地( )
A. 各自然帶的界線隨季節變化而移動
B. 北坡熱量條件差,林帶上界比南坡低
C. 南坡冰雪帶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較低
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離造成基帶差異大
【2】該山地位于( )
A. 喜馬拉雅山脈 B. 天山山脈
C. 祁連山脈 D. 昆侖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海域大洋環流模式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某風帶的盛行風向,L表示緯線完成下列各題。
【1】
A. 北半球 逆時針 B. 南半球 逆時針
C. 北半球 順時針 D. 南半球 順時針
【2】
A. 60N B. 30N C. 60S D. 30S
【3】
A. 上海盛行西北風 B. 亞洲高壓勢力強盛
C. 印度盛行東北風 D. 廣東沿海地區可能受臺風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題。
關于圖中甲、乙兩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國沿岸有暖流經過,乙國沿岸有寒暖流經過
②甲國沿岸能見到沙漠景觀,乙國沿岸能見到冰蝕地貎
③甲、乙兩國漁業都比較發達,且瀕臨同一大洋
④甲國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國可見到午夜太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16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1583萬人,比2013年末減少371萬人。下面左圖為發達國家歷年總勞動年齡人口圖(含預測),右圖為中國歷年總勞動年齡人口圖(含預測)。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變化速度及主要原因是
A. 快 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B. 慢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C. 快 計劃生育政策實施 D. 慢 城市化速度非?
【2】針對勞動年齡人口狀況,中國應
A. 大力鼓勵生育 B. 吸引人口的遷入 C. 調整產業結構 D. 遏制人口老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巖層形態看,M處的地質構造為_____;該處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N處的河流上,是否適合建大型水庫 ,理由是 。
(3)圖中所示水循環為___________水循環,在該水循環參與下,①處的巖漿巖 可轉化為②處的 巖。
(4)假設圖中所示地區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則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量最大的季節是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