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①、②處氣候類型名稱,說出②地氣候的影響因素。
(2)說明氣壓帶、風帶對③地氣候的影響。
每年,上百萬頭斑馬、角馬等動物會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和肯尼亞的馬賽馬拉草原之間遷徙。北京的同學7月來到此地旅游,目睹了動物向北遷徙的壯觀場景。
(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動物向北遷徙的原因。
【答案】(1)熱帶雨林氣候 地形、洋流、大氣環流、緯度位置
(2)1月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 7月受中緯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3)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由于氣壓帶季節移動,7月份塞倫蓋蒂處于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動物向北遷徙。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氣候的分布和成因。
(1)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回答本題注意“指出”和“說出”,不要進行詳細分析,只需要指出、說出即可。圖中①、②處均為熱帶雨林氣候。②地氣候的成因是地處低緯度,全年高溫;②地位于島嶼的東部,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位置,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經過,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由于題目要求“說出”“要素”,所以答案為:地形、洋流、大氣環流、緯度位置。
(2)本題主要考查地中海氣候的成因。③地為地中海氣候,1月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7月受中緯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3)本題主要考查熱帶草原氣候區動物遷徙的原因。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濕季草類茂盛,動物在此生活;干季草類枯黃,動物便進行遷徙。由于氣壓帶移動,7月份,塞倫蓋蒂處于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而北部地區此時為濕季,草類茂盛,所以動物向北遷徙。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M地的風向,比較M、N兩地風力大小,并說明原因。
(2)說出圖甲中天氣系統A名稱,其到達北京時的天氣狀況。
(3)在圖乙中畫出875、900、950百帕四條等壓線,該圖所示天氣系統按氣壓分布而言稱為___________,按氣流運動而言稱為____________,其強烈發展稱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氣象學上的秋季是指連續五日日均溫從開始低于22℃到開始低于10℃之間的時段。下圖示意2019年10月16日我國秋冬進程。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此時,我國東部地區秋冬進程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A.降水B.地形C.緯度D.洋流
【2】民諺“秋后北風干到底”中“干到底”的形成原因是
A.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長時間控制B.長期位于冷鋒鋒前
C.東南季風攜帶的水汽不斷減少D.長期受冷氣團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校學生利用河道模型、飲料瓶、沙子和水進行“流水作用與河流地貌”的實驗。先將顆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勻鋪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將飲料瓶口對準河道正中,勻速將飲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流水作用與河流地貌”實驗裝置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實驗結果顯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處沖走的沙子最多
B.乙處留下的沙子最多
C.丙處小顆粒沙子堆積最多
D.丁處堆積的沙子比丙地多
【2】該模型模擬的河段
A.主要為河流的上游,常見V型峽谷地貌B.乙處適宜發展聚落
C.主要為河流中下游,搬運堆積作用為主D.丁處適合修建河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近地面天氣形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甲天氣系統氣流運動特征。
(2)與乙地相比,說明此時北京污染物不易擴散的原因。
(3)指出圖示區域冷鋒的主要移動方向,簡述該天氣系統過境時的天氣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甘肅省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經民勤盆地(如下圖)。建國以來,其上游地區修建許多水庫。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擴大,民勤縣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肆虐的風沙、荒廢的田園,讓民勤人深刻地意識到,“決不能富一陣子,后悔一輩子”。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民勤縣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氣候變暖B.土地荒漠化C.旱澇災害D.水土流失
【2】下列關于民勤縣上述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氣候干旱少雨,大風日數多且集中②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
③水資源利用不當④降水多,對土壤沖刷嚴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田納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圖和流域內甲地降水量與氣溫變化圖(如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田納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美國的中部地區
B.上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
C.該地氣候條件不易產生水土流失
D.該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大陸東岸
【2】甲地區防洪水庫為了雨季蓄洪留出庫容較為合理的時間為
A.9~10月B.11~12月
C.1~2月D.4~5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今中國最珍貴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讀表,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耕地減少構成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公頃)
【1】下列四個省區中生態退耕較多的兩個是( )
①甘肅 ②內蒙古 ③遼寧 ④江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專家警示,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必須保持1.2億公頃的耕地底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下列措施適宜的是( )
A.大面積圍墾沿海濕地 B.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禁止建設用地
C.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減少災毀耕地 D.禁止建設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圖為“我國綜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五個能源基地中
A. 山西基地煤炭豐富,煤電、煤化工等綜合開發前景廣闊
B. 新疆基地油氣資源豐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為主
C. 西南基地交通運輸不便,以新能源發電、輸電建設為重
D. 蒙東基地距離我國能源消費市場較遠,生產技術水平低
【2】【2】各能源基地地區環境問題及其調整方向是
A. 鄂爾多斯荒漠化嚴重,應全面轉向第三產業
B. 新疆水資源短缺,應興建坎兒井保證礦區用水
C. 西南地區土壤侵蝕加劇,應保護并恢復森林植被
D. 內蒙古草場退化面積增大,應停止畜牧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