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羅”是我國有5600多年歷史的一種絲織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四經絞羅”織造技藝難度高,只能手工操作,且一人一天只能織5厘米,其產品一直以來都屬于貴重物品。目前,這種技藝正面臨消失危機。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四經絞羅”技藝面臨消失危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現代紡織面料豐富多樣
②產品的市場需求較小
③機械紡織生產效率更高
④勞動力成本不斷升高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為保護和傳承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培育優質蠶種,擴大養蠶規模
②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傳習場所
③擴展宣傳渠道,提高知名度
④增強品牌意識,拓寬銷售市場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
【1】B
【2】D
【解析】
考查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1】由材料可知羅為一種絲織物,且“四經絞羅”織造技藝難度高,只能手工操作,產品“屬于貴重物品”,隨著現代紡織業的發展,現代紡織面料豐富多樣,同時機械紡織生產效率高,即現代紡織產品樣式多、價格便宜,而“四經絞羅”織造產品樣式少、價格貴,使得“羅”類產品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小,從而導致“四經絞羅”技藝面臨消失危機,故①②③正確;隨著經濟的發展,無論是現代紡織業還是“四經絞羅”織造業,其勞動力成本都在不斷提高,且這一古法織造的產品“貴重”能支付較高的勞動力價格,因此這不是造成“四經絞羅”織造技藝面臨消失危機的原因,④錯,故選B。
【2】培育優質蠶種,擴大養蠶規模,有利于增加紡織原料、提高原料的質量,但“四經絞羅”織造技藝的消失危機并不是因為紡織原料短缺或原料質量差造成的,①錯;政府加大投入,增加傳習場所,有利于更多的人員學習該技藝,②對;擴展宣傳渠道,提高知名度,使更多人了解這一制造技藝,促進政府和民眾對“四經絞羅”織造技藝的保護和繼承,③對;增強品牌意識,拓寬銷售市場,有利于增加產品的銷售量,但不是對“四經絞羅”織造技藝這一文化遺產的保護,④錯,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兩個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對其發展的有利條件的正確敘述是( )
A. 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豐富B. 長江三角洲土地價格低廉
C. 珠江三角洲水能資源豐富D. 珠江三角洲毗鄰港澳地區
【2】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現咸潮,下列措施有利于緩解咸潮的是( )
①從上游水庫調水,引淡壓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農田
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樹造林,建設海防林綠化體系
⑤發展節水產業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⑥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洋垃圾”指的是進口固體廢物,20世紀90年代之前,我國進口固體廢物每年只有100萬噸左右,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量也滾雪球般不停翻番,到2013年約為5000萬噸,最高時甚至接近6000萬噸。“洋垃圾”大量囤積在我國境內,帶來多種危害。
(1)說明“洋垃圾”入境對我國產生的危害。
(2)分析我國減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農村環境急劇惡化B. 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
C. 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D. 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2】“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反映出
A. 農村老齡化程度大大高于城市B. 農業發展勞動力不足
C. 農村人均居住面積過大D. 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及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灣區.目前,四大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灣區經濟發展快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A.氣候B.資源C.交通D.文化
【2】影響灣區外向型產業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科技發達、 人才眾多B.地形平坦、氣候適宜
C.政策和稅收優惠D.接近原料和市場
【3】目前,四大灣區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最主要是
A.海運繁榮B.產業集聚C.科技創新D.市場廣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一選修3:旅游地理)
2018年上半年,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4085.9萬人次,總收入651化元,哈爾濱旅游業進入歷史最好時期,旅游已成為哈爾濱市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請分析哈爾濱市旅游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之美譽,曾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 “章丘手工鐵鍋制造需要歷經十二道 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 錘煉,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據統計,上世紀 50 年代初的章丘,境內人口為 73 萬,約有 38 萬人以打鐵養家糊口。2018 年 2 月,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漸受冷落的章丘鐵鍋受到關注。章丘鐵鍋的銷量同比增長近 6000 倍,生產的鐵鍋和庫存被“搶光”,一時間,章丘“無鍋”。
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上世紀 50 年代,促進章丘手工鐵鍋發展的主要條件是( )
A. 生產經驗豐富,品質優良
B. 從事手工鐵鍋人員眾多
C. 鐵礦資源豐富,原料充足
D. 解放初國內市場需求大
【2】近些年,章丘鐵鍋備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鐵匠藝人B. 現代化鍋具生產的沖擊
C. 鍋具品質下降D. 近年國內市場需求減少
【3】針對章丘“無鍋”現象,合理的對策是( )
A. 提高章丘手工鐵鍋的價格B. 增加現代化鍋具生產的產量
C. 加強鐵匠培訓,提高產量D. 減少生產工序,提高生產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近年來,我國霧霾污染程度越來越高,波及范圍越來越廣。其中,鄭州市更是被市民笑稱為“霧都”。據統計,2013年鄭州市區有251天都籠罩在霧霾里,并且此數據依舊呈顯著上升趨勢,空氣質量繼續惡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鄭州市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簡述鄭州市霧霾產生的人為原因及整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