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區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調查該地牧草生長量的差異,需搜集和查閱該地區的( )
A.年降水量B.海拔高度
C.地質條件D.人口密度
【2】調查該地牧草生長量的差異選取線路正確的是( )
A.1→3→4→7→8B.6→7→8→1→5
C.5→4→3→2→6D.2→1→3→8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淮河是我國南、北方自然分界線。安徽省地跨我國南北方,近年來該省南部的皖江經濟帶(城市帶)已成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讀皖江經濟帶位置圖。
完成下面小題。
【1】淮河成為我國南、北方自然分界線主要是因為
A.淮河南北植被差異明顯B.歷史上黃河曾奪淮入海
C.淮河源頭位于秦嶺山脈D.自然地理分異指標顯著
【2】皖江經濟帶在承接產業轉移時,應重點做好
①促進產業結構升級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③加快傳統工業發展④促進土地資源開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生態區的耕地面積、經濟水平發展變化會對我國糧食生產空間格局的變化造成重大影響。1985—2015年,中國糧食生產空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逐步形成了“北糧南運”的格局,這對我國不同生態區的土地利用、資源分配、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響。下圖示意中國各區糧食產量變化。
(1)分析我國1985年后逐漸出現“北糧南運”的主要原因。
(2)說明我國糧食生產重心的變化對北方地區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3)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國家可對南方地區糧食種植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巨柏,又名雅魯藏布江柏木,壽命長,古樹形體巨大,為西藏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海拔3000~3400米的干旱陽坡沙土或巖壁上,沿朗縣至米林的河谷呈帶狀“走廊”分布(位置見下圖),該河段沙丘、沙山、沙坡地等風沙地貌廣布。研究結果表明,巨柏的更新情況較差,很少有新生樹苗發現,整體上呈現了明顯的種群衰退現象。
(1)推測西藏巨柏的生長習性并簡述理由。
(2)分析巨柏主要分布區干旱的原因。
(3)為了防止巨柏種群的退化,可以采取哪些保護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梯田是在丘陵山地的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筑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下圖為浙江省麗水云和梯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梯田修建對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
A.地表徑流量增加B.地表蒸發量增加
C.水汽輸送量減少D.植物蒸騰量減少
【2】該地區選擇修筑梯田發展耕作業,主要原因( )
A.修筑梯田可以減輕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B.該山地坡度在25°以上,不宜發展林業
C.人均耕地少,修筑梯田可緩解人地矛盾
D.梯田風景優美,可以促進旅游經濟發展
【3】梯田對耕作業生產的主要影響是( )
A.可改良土壤,促進了生態農業發展B.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積累和作物生長
C.可減輕病蟲害,抑制農田雜草生長D.可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糧食單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白令海峽北側的楚科奇海是北太平洋海水進入北冰洋的必經海城,冬季全海城封凍,為太平洋入流水(專家認為白令海水進入冰下形成的海冰邊緣區暖水)影響北極的關鍵區域,也是海冰變化最顯著的地區之一。下圖為楚科奇海主要環流路徑示意圖。
據此完成問題。
【1】楚科奇海的主要環流
A.驅使海水等溫線向北凸B.冬季和夏季性質不同
C.為北太平洋暖流的分支D.流向受浮冰影響較大
【2】楚科奇海主要環流流經海域
A.海冰密集度變化大B.適合船舶全年航行
C.鹽度大于周邊海域D.生物多樣性較豐富
【3】研究發現,楚科奇海海冰面積變化對太平洋入流水的響應存在1-2不月左右的滯后,其主要原因是
A.熱量從大氣到海水有時間差B.入流水北向輸運需要時間
C.由北向南海冰融化耗時遞增D.環流所挾帶的熱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圖為某企業生產的一種智能“風光互補路燈”,風光互補路燈發電系統的主要部件包括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板、風光互補路燈控制器、蓄電池以及 LED 光源等。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我國安裝的“風光互補路燈”,一年中太陽能電池板左右翻轉幅度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目前,下列省區中最適宜布局“風光互補路燈”企業生產基地的是
A.粵B.藏C.滇D.內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我國某城市工業用地圈層分布及面積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由該市工業用地的變化,可推斷出該市
A.工業區不斷向城郊遷移,帶動人口由市區向郊區遷移
B.工業用地不斷向城郊擴散,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C.商業區不斷萎縮,住宅區不斷擴大
D.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2】該市工業用地的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A.城市植被類型越來越豐富B.有利于緩解市中心用地緊張的局面
C.城市中心的環境污染加重D.有利于減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降水時含鹽溶液從巖塊上部孔隙中滲入,飽和后又從巖塊下部滲出。在干燥巖面,滲出的含鹽溶液水分易蒸發而形成鹽類結晶物。鹽類結晶時產生的張力,促使巖塊表面最終形成凹槽。盛行風影響雨滴飄落路徑,從而造成巖塊表面干濕差異。下圖示意某砂巖巖塊垂直剖面。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巖塊所在地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東南風B.西南風C.東北風D.西北風
【2】形成圖中巖塊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風化作用B.風力侵蝕C.流水溶蝕D.流水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