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近年來,我國西藏拉薩憑借先天地理優勢,積極開發高原有機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藥材、心靈休閑旅游和清潔能源,推動“凈土”健康產業發展。下圖為青藏地區簡圖。
材料二:川藏鐵路(成都至拉薩)于2014年底開始建設。由于施工難度大,全線建成通車至少需要15年。左圖、右圖分別為西寧至拉薩、成都至拉薩的地形剖面圖。
(1)圖中P地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其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樣的原因是 。
(2)拉薩市發展“凈土”健康產業的有利條件是 。
(3)與青藏鐵路相比,川藏鐵路修建難度更大的自然原因是 。
【答案】
(1)緯度較低,熱量豐富;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垂直分異顯著,植被種類多。(6分)
(2)環境質量好(2分)。
(3)地形起伏大;需穿越的河流多;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6分,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
(1)影響森林資源豐富程度、樹種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與地形;由于P地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所處緯度較低,屬于熱帶、亞熱帶地區,熱量豐富;該地夏季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遠遠能夠滿足森林生長的需求;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山高谷深,相對高度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分異顯著,植被種類多。
(2) 拉薩地處我國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人口稀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微弱,基本保持原生態狀態,環境質量好,有利于發展“凈土”健康產業。
(3)仔細讀圖,對比西寧至拉薩、成都至拉薩的地形剖面圖的相對高度差異、地形起伏狀況差異。由圖可知川藏鐵路地形起伏更大(大約在500---5000米之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途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沛,多暴雨,再加上地形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由于途徑橫斷山脈,需穿越的河流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幾則材料,完成(1)~(3)小題。
材料一:松恩峽灣是挪威最大的峽灣,也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峽灣,全長達204公里,最深處達1308米。圖7示意松恩峽灣的位置及形成過程。
圖10
材料二:有旅游者這樣描寫松恩峽灣——刀剁斧劈般的千米絕壁之下,一道強勁的碧水將群峰劈開;極險的懸崖公路有著駭人的名字:“山妖的階梯”;瀑布從冰雪覆蓋的山巔飛身而下,農莊鑲嵌在陡壁上,彩虹飛架。
材料三:公元8~11世紀,維京海盜在松恩峽灣一帶迅速發展,一度讓歐洲人聞風喪膽,造就了峽灣人心中一段無比驕傲的歷史,但在關于挪威峽灣的世界遺產情況報告中提到--目前峽灣的生存環境異常的艱險困苦。
(1)說明松恩峽灣的形成過程。
(2)分析松恩峽灣附近古代海盜猖獗的地理原因。
(3)為改善峽灣人生活,有人提出大力發展峽灣旅游,你認為是否可行,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
A. 單位GDP能源消費2002年最低
B. 單位GDP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
C. 能源消費與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 能源消費量2007年開始下降
【2】能源與GDP增長的關系是
A. GDP增長是影響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B. GDP增長速度取決于地區能源儲量大小
C. 能源消費增長會減緩GDP增長
D. 我國能源豐富,可以滿足GDP高速增長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20世紀60年代,甲國開始在鄰近乙國邊境的地區設立邊境工業區,吸引乙國的企業來此投資建廠,并從乙國進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組裝成品后再銷往乙國。目前,這些邊境工業區已發展成規模不等的工業中心(見下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據圖文資料推斷,與乙國相比,甲國
A. 勞動力價格較低 B. 技術水平較高
C. 消費市場較廣 D. 資金較雄厚
【2】影響甲國邊境工業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 廉價勞動力 B. 交通運輸
C. 研發能力 D. 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周邊的農民,競相在自家的原住房基礎上加高樓層,俗稱“樓高高”(下圖),而這些住房幾乎是被空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農民建“樓高高”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 吸引城市人口周末度假
B. 獲取更多拆遷款
C. 增加自住房面積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城郊農民競相在宅基地建高樓,主要反映這些城市
A. 居住人口減少 B. 城市不斷擴大
C. 人居環境惡化 D. 城市房價昂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太陽日與恒星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個太陽日比一個恒星日長 B. 一個太陽日地球自轉3600
C. 一個恒星日是24小時 D. 一個恒星日地球自轉3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备哙]市委書記勾鳳城日前接受新華網訪談時說“精準扶貧需要情懷+智慧”。完成下面小題:
【1】黨的十九大的提法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
A. 地理環境決定論 B. 人類中心論 C. 人地伙伴論 D. 人地相關論
【2】“精準扶貧”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是( )
A. 階段性 B. 公平性 C. 持續性 D. 共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國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的變化,回答下列各題。
【1】1982年該國城鎮化水平約為( )
A. 10% B. 20% C. 30% D. 40%
【2】20世紀該國城鎮人口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是( )
A. 60年代初期 B. 70年代中期
C. 80年代中期 D. 90年代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