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紅層地貌是地質歷史時期紅色沙礫巖等巖層上發育的侵蝕地貌,多陡崖,巖性具有軟硬互層特點。下圖示意中國某區域紅層地貌的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示紅層地貌區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質災害類型,并說明該類災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簡述紅層地貌區地質災害的主要危害。
【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斷裂發育,巖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氣候濕熱,風化強,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蝕,造成水土流水(生態破壞);破壞農田、城鎮與村莊、工礦企業、道路等;造成人畜傷亡。
【解析】
(1)根據材料提示“紅層地貌,多陡崖,巖性具有軟硬互層特點”,圖示紅層地貌區,斷裂發育,巖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風化強,多暴雨,容易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能答地震,地震是內力作用引起的。
(2)根據上題回答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和書上所學的知識來回答帶來的危害,此問難度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危害:加速地表侵蝕,造成水土流水(生態破壞),表土流失;破壞、沖毀農田、城鎮與村莊、工礦企業、道路等,破壞基礎設施;造成人畜傷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黃土高原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黃土高原再也不可能重現歷史上郁郁蔥蔥、生物繁盛的景觀,說明當代環境問題具有的特點是( )
A.規模的全球性B.過程的不可逆性
C.危害的不可預見性D.事件的偶發性
【2】黃土高原溝壑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A.工業化進程加快B.生態環境脆弱
C.城市規模擴大D.植被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市某區的晝夜人口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臥城是指大城市周圍承擔居住職能的衛星城。該市臥城位于該區的
A. 東部B. 東南部C. 北部D. 西南部
【2】對圖中四處功能區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處為商業區B. ②處為居住區
C. ③處為工業區D. ④處為商住混合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大西洋極圈附近的冰島曾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火山灰蔓延,使歐洲航空業蒙受重大損失。讀地球各圈層劃分示意圖(如圖)。
回答下面小題。
【1】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
A.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
【2】結合右圖(圖中A表示橫波、B表示縱波)判斷,下列關于左圖中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震波通過①②界面時,波速都有明顯的變化
B. 在D、E兩圈層,既能檢測到橫波、又能檢測到縱波
C. 地震波通過①界面時,縱波速度增加、橫波速度降低
D. 地球的內部、外部圈層之間沒有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域地震頻發,這是以甲為中心的等震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區域地震頻發的原因是( )
A.板塊碰撞B.板塊張裂
C.巖漿活動D.變質作用
【2】下列關于這次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等震線上震中距相同
B.破壞程度表現為甲>乙>丙>丁
C.各點數量關系為丁>丙>乙>甲
D.甲點為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左圖為南非某省重大水庫的蓄水量占總庫容比重的變化曲線圖,右圖為南非區域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左圖所示的水庫,可能位于右圖中的( )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2014年以來,該省多處水庫出現與圖Ⅰ所示蓄水量相似的變化趨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氣候異常,降水大幅減少B.蒸發加強,水分大量喪失
C.經濟發展,淡水需求增多D.管理混亂,淡水浪費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處美國某山脈的馬尾瀑布是一條季節性瀑布(左圖),隱蔽于群山之間,夏季幾乎斷流。每年2月中下旬,當夕陽照射在瀑布上時,水流染上橙紅色的光芒,如同巖漿沿著高崖傾瀉而下,因此被稱為“火瀑布”。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難以看到。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推斷馬尾瀑布位于右圖中的( )
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
【2】該地10月中下旬無法觀賞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
A.晴天少云層多B.地形阻擋夕陽
C.瀑布水量不足D.流水渾濁不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華北某地光伏農業大棚景觀圖與運營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光伏農業大棚農產品的描述正確的有( )
A. 不受自然條件限制B. 技術與附加值較高
C. 主要銷往國際市場D. 甲乙可能是葡萄和草莓
【2】與傳統溫室大棚相比,光伏大棚具有的突出特點有( )
A. 空氣更加流通B. 建設成本較低
C. 土地利用率高D. 更節省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漁場是指魚類或其他水生經濟動物密集經過或滯游的具有捕撈價值的水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漁業產量的重心常用來描述漁場時空位置的變動狀況。下圖是2014年12月—2015年7月中東大西洋中部海域(非洲西海岸)中上層魚類中心漁場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段該中心漁場位置變化的特點是
A.隨經度變化幅度較大B.月變化特征明顯
C.隨時間先向北后向南D.南北向變化幅度較小
【2】導致該漁場中心位置變化的原因是
A.冬半年,東北信風風強勁南下,形成的上升流南下
B.夏半年,東南信風強勁北上,推動加那利下降流北上
C.冬半年,幾內亞灣暖流增強,推動加那利上升流南下
D.夏半年,東北信風勢力增強,形成的下降流北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