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當地時間2016年8月5日20時在里約熱內盧(43°11′47〃W,22°54′30〃S)馬拉卡納體育場盛大開幕。圖1為奧運會開幕時,某區域晨昏線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Q為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讀圖1,回答下列各題。
【1】
A. 25°E B. 75°E C. 60°W D. 165°W
【2】
A. 此時Q地方時為0時
B. 奧運會期間P點晝漸長
C. 此日Q點正處于極晝
D. 此日里約的正午太陽高度約為45°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瀾滄江一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讀“該流域人口密度、人口總量與高程分布圖”及“瀾滄江流域居民點分布比例與坡向關系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信息顯示( )
A. 人口密度隨高度變化并不明顯
B. 0~400米人口分布隨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 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無人區
D. 流域人口分布的態勢是南疏北密
【2】與人口密度分布關系最密切的是( )
A. 太陽輻射能 B. 土地利用方式 C. 水能資源 D. 年降水量
【3】由瀾滄江流域居民點分布與坡向的關系可知( )
A. 與村相比鄉鎮選址更趨向采光好的方向
B. 坡向對居民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降水時間上
C. 居民點在坡向的選擇上與山體走向無關
D. 鄉鎮居民點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家莊市原來只是正定縣的一個小村莊,當初京漢鐵路修到正定縣城時,把車站向南遷了十幾千米,建在了石家莊。后來又有兩條鐵路在此與京漢線相交,從此,石家莊成為了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成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現在,石家莊人口已超過100萬,而正定縣于2009年被納入石家莊市區規劃,成為石家莊新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石家莊市得以發展的社會經濟原因主要是( )
①為鐵路干線樞紐,客貨流量大 ②河北省省會設在石家莊市 ③石家莊市位于軍事要道上 ④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上述事實說明了( )
A. 一個地區交通干線的變化,會影響該地區城市的興衰
B. 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整個地區城市的發展壯大
C. 交通發達的鐵路樞紐都能發展成為省級行政中心
D. 能否成為100萬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關鍵是人口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長江流域綜合開發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發源地——保護植被生態 B. 上游——大力開發森林資源
C. 中游——發展航運 D. 下游——防治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在云南東南部深山中,有一個奇特的坑居小村落,幾百年來它與外界惟一的通途是一個幽長不見天日的水洞。至今仍沒有通電、通車,大約有一百多戶壯族人家住在這個“桃花源”中。它是一個狹長形小壩子,方圓約有兩三平方公里,海拔僅700米左右,四面群山環抱,一座古樸的村落散布在面向西南的山坡上,為一株株巨大的榕樹所覆蓋,及目所見只是零零星星幾幢房屋以及滿山粉粉的油茶花。
材料二 有專家認為壩美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未來甚至有可能超過與之相鄰的廣西桂林。想進壩美村可不容易,要繞道廣西才成。驅車五百公里,到達廣南縣城,再換乘越野車沿阿科河逆源而上近50公里,再步行一公里多路,沿河向上游走,直到一睹峭壁阻斷了水路和山路。這里就是壩美的入口。
(1)描述壩美的地理位置。
(2)分析形成壩美“桃花源”環境的條件。
(3)根據材料說明壩美經濟開發的優勢產業,分析該產業的開發條件及其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商品谷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其基本特征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圖為商品谷物農業區位條件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b、c、d與下列區位條件對應正確的是( )
①農業科技先進 ②人均耕地面積大 ③機械化水平高 ④市場廣闊
A. a—①、b—②、c—③、d—④
B. a—②、b—①、c—④、d—③
C. a—①、b—③、c—④、d—②
D. a—②、b—④、c—③、d—①
【2】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優勢條件是( )
A. 水熱條件優越 B. 人均耕地面積大 C. 市場廣闊 D. 農業科技先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森林的砍伐導致的環境變化,不正確的是: ( )
A. 生物物種資源減少 B. 水土流失加重
C. 全球變暖 D. 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儲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月23日,當太陽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時,北京時間是
A.24日2時52分
B.24日2時08分
C.23日3時08分
D.22日2時5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建城區內的建筑物數量與建成區面積要隨城市規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下圖為某大城市在城郊規劃的一居住小區近7年來的區內建筑物數量與建成區面積增長率的動態變化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信息表明該居住小區
A.2009—2010建筑物數量下降
B.2012—2015年建筑物數量增長而建成區面積下降
C.2010—2014年建成區面積在不斷增長
D.2014—2015年建筑物數量下降而建成區面積不變
【2】據圖分析可知,該小區建筑物數量的變化對區域的影響是
A.小區的環境質量下降
B.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造成建成區面積的無序擴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