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A.農業歷史悠久,可耕地墾殖殆盡
B.人口快速增長,人地矛盾突出
C.耕作技術、耕作方式落后
D.墾荒種地,破壞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10-2011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教研室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
A. 農業歷史悠久,可耕地墾殖殆盡
B. 人口增長快,工業發達
C. 耕作技術和方式落后,作物品種少
D. 濫墾濫伐,破壞地表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淮安市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選修)試卷 題型:選擇題
水土流失是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景觀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約16億噸,根據圖3回答9-11題。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人為原因是
A.長期以來的毀林開荒
B.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C.土壤疏松,降水變率大
D.干旱和大風現象
2.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的是
A.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B.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
C.大力開展土地復墾工作 D.增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不包括
A.使土壤養分流失,農業減產 B.誘發和加劇了自然災害
C.使黃河含沙量大幅度下降 D.使下游河床抬升,成為“地上懸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黃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圖,回答1~3題。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 )
A.農業歷史悠久,可耕地墾殖殆盡
B.人口增長快,工業發達
C.耕作技術和方式落后,作物品種少
D.濫墾濫伐,破壞地表植被
2.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產田的產量
C.改良土壤
D.解決農村燃料不足
3.關于甲、乙、丙、丁四處利用和治理措施,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甲處通常用作耕地 B.乙處適宜開墾成梯田,種植水稻
C.丙處應大力植樹造林 D.丁處打壩建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