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下圖是對三峽工程建成后三峽大壩下游某河段沖刷發展過程的預測。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該河段沖刷發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40-50年范圍內沖刷速度比10-20年范圍內小②在三峽大壩建成60年后累計沖刷量達最小值③水庫運行100年范圍內,沖刷量先減后增④在大壩運行60年后開始緩慢淤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圖示時段內,可推測該河段
A. 一直以侵蝕作用為主 B. 先侵蝕為主后以沉積為主
C. 一直以沉積作用為主 D. 先沉積為主后以侵蝕為主
【3】按此推測,三峽水庫蓄水后一段時間,荊江河段河床不斷加深的合理解釋是
A. 汛期流量較以前增加,侵蝕加劇 B. 上游來水含沙量較以前增加,侵蝕加劇
C. 上游來水含沙量較以前減少,侵蝕加劇 D. 枯水期流量較以前減少,泥沙沉積減少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該河段沖刷發展過程中, 40-50年范圍內累計沖刷量比10-20年范圍內小,沖刷速度應較小,①對。在三峽大壩建成60年后累計沖刷量達最大值,②錯。水庫運行100年范圍內,沖刷量先增后減,③錯。在大壩運行60年后沖刷量減小,開始緩慢淤積,④對。C對,A、B、D錯。
【2】圖示時段內,可推測該河段累計沖刷量先增大,后減小,說明先侵蝕為主后以沉積為主,B對。A、C、D錯。
【3】按此推測,三峽水庫蓄水后一段時間,荊江河段河床不斷加深的合理解釋是上游來水含沙量較以前減少,侵蝕加劇,C對。水庫的調節作用,汛期流量較以前減小,侵蝕減弱,A錯。泥沙在庫區沉積,上游來水含沙量較以前減少,B錯。枯水期流量較以前增加,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北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東北地區的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熱量 B. 光照 C. 市場 D. 土壤
【2】關于甲地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春季旱情嚴重中長 B. 主要農作物為玉米
C. 土壤類型以紅壤為主 D. 農業地域類型屬于商品谷物農業
【3】法國高檔化妝品在國際市場長期保持競爭優勢,主要依賴于
A. 產量大 B. 價格低 C. 質量優 D. 包裝精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南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河流角度重慶市形成的突出優勢是______,長江沿岸城市中與重慶區位類似的省會城市還有__________。
(2)與昆明比,貴陽冬季降水__________ (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該區域石漠化現象嚴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簡述四川省東部和西部的地形差異,及其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是指長江流經安徽的河段。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皖江城市帶(下圖)是泛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主要承接長江三角洲地區轉入 的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輕紡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等。
(1)皖江河段內河航運發達,試分析原因。
(2)簡要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部分產業轉出的原因。
(3)從區域發展角度看,你是否贊同皖江城市帶承接長江三角洲地區部分產業的轉入,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健康養生旅游,也稱“醫療旅游”或“醫療養生旅游”,是將旅游和治病、療養結合起來的一種旅游形式。近年來國內的健康養生旅游方興未艾,發展勢頭較快。九曲湖景區,坐落于貴州赤水,海拔1 200米左右,森林覆蓋率高達98%,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稱為“氧吧”。夏季平均溫度20℃。九曲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峽平湖,湖轄有99條灣,連99座山,水庫面積1 600余畝,庫容量200萬立方米,201 4年景區開發了以“健康養生旅游”為目標的天島湖地產項目,吸引了周邊地區游客大量購買。下圖為赤水位置圖及九曲湖景觀圖。
分析九曲湖景區發展“健康養生旅游”的條件及地產客源定位在周邊地區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 年 4 月 l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下圖為“雄安新區核心范圍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自洋淀在新區中可發揮的主要功能為
① 提供水資源 ② 凈化水質③ 保護生物多樣性 ④ 調節氣候
A. ① ②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③④
【2】白洋淀未來開發利用中,最適宜建
A. 生態保護區 B. 水運中轉區 C. 湖景住宅區 D. 產業承接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島嶼地形圖,根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泥炭又稱為草炭、泥炭土、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是在天然沼澤中堆積形成的,以后在上覆沉積物的壓力及進一步細菌分解條件下,經過壓緊和脫水變得更加堅固,成為褐煤。
材料二 圖中首都所示國家礦產資源比較匱乏,但中部以盛產優質泥炭聞名于世,其泥炭沼澤地,有近百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16%。這里有1萬年前冰期后形成的凸起泥炭沼澤,遠遠望去,好像坐落在翠綠草地上的深綠色壟岡或山包。泥炭用途廣泛,該國的泥炭層厚度可達8.15米,且泥炭質量較高,成為該國重要的出口資源。
(1)該國人口少,人們的環保意識高,但森林覆蓋率僅為9.7%,請分析其原因。
(2)結合材枓分析該國中部地區形成深厚泥炭層的原因
(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泥炭資源的開發對該國經濟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欖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盛產于地中海氣候區。有些品種的橄欖樹在-8℃至-10℃的短時低溫條件下不會受到傷害,但不能長時間處于低溫狀態。接近0℃溫度至少持續幾十個小時,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為豐收打下基礎。土壤疏松透氣,且PH在6.5—8.0之間油橄欖會生長得更好。20世紀60年代,我國在昆明市郊林場引種一批來自地中 海沿岸的油橄欖樹苗,初來乍到的油橄欖樹生長迅速,但同時出現了掛果率低,飽受病蟲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現象。70年代,甘肅隴南地區引進油橄欖試種,經過科研論證,發現白龍江流域海拔1 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帶為全國油橄欖最佳生長區。目前,油橄欖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醫療、美容、化工等行業,2015年我國累計進口橄欖油3.86萬噸。隴南市油橄欖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萬畝,鮮果產量占全國的91%,橄欖油產量3 000多噸,占到全國的93%,成為全國最大的初榨橄欖油生產基地。
(1)說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欖種在昆明地區“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試解釋白龍江流域海拔1 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帶為全國油橄欖最佳生長區的原因。
(3)始于蘭州,經白龍江河谷至重慶的蘭渝鐵路即將全線貫通。說明蘭渝鐵路建成后對該地區油橄欖產業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凈遷移率=人口遷入率-人口遷出率。下圖示意我國2012年省際人口凈遷移率與城市化率線性關系。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 ( )
A. 城市化水平與人口凈遷移率呈正相關
B. 人口遷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區和流出區的城市化水平
C. 北京遷入人口數量最多是因為北京經濟最發達
D. 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貴州人口遷出率最高
【2】關于黑龍江人口凈遷移率和城市化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凈遷移率低主要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
B. 人口凈遷移率低主要是受氣候因素的影響
C. 城市化水平較高主要是因為黑龍江地廣人稀,人口數量少
D. 城市化水平較高主要是因為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