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變化圖.
材料二:繼日本三大汽車企業本田、豐田、日產分別落戶廣州黃浦、番禺、花都區后,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汽配產業迅速發展,該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近年來,該地一部分勞動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業向省內的邊遠地區轉移,并在本省邊遠地區產生集群效應。
(1)材料一顯示近二十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分析上世紀八十年代該地區工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4分)
(2)分析日本汽車產業集團近幾年來紛紛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投資設廠的原因。(4分)
(3)從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位條件的變化,分析該地區產業轉移的原因。(3分)
(1)產業結構由以輕紡工業為主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2分)。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改革開放的政策;僑鄉;地處沿海,交通便利;鄰港澳、近東南亞。(答出其中任意三點,給3分。)
(2)占領中國市場;避開關稅壁壘;土地及勞動力價格低;經濟發達,制造業基礎好;社會協作條件好。(答出其中任意四點,給4分)
(3)勞動力價格上漲;房租、地價上升;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答出其中任意三點,給3分)
解析(1)從圖中柱狀圖看到輕紡工業從1985年到2000年的比重在不斷下降,而高新技術產業從1985年到2000年在不斷上升,也就是說產業結構由以輕紡工業為主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上世紀80年代珠三角地區輕紡工業產值占工業產值比重約達25%,這是因為珠三角地區的地理位置:地處沿海、鄰港澳、近東南亞;且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改革開放的政策;僑鄉;交通便利。
(2)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土地資源緊張,在我國珠三角地區有土地資源和勞動力且價格都比較低;我國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在中國生產可以避開關稅壁壘;我國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制造業基礎較好,這是日本汽車產業集團近年在珠三角投資建廠的原因。
(3)隨著經濟發展,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珠三角地區土地、勞動力價格上漲,成本提高,為了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產業轉移到我過中西部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來,西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干旱從云南開始蔓延開來,云南幾度特旱,貴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重旱。干旱過程持續時問和平均干旱強度均為云南省51年來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
說說地理信息技術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
降水豐富的云貴高原冬半年經常有旱害發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災害的自然原因。
這次50年一遇的旱災可能對西南地區帶來哪些不利影響?面對本次嚴重旱災,當地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0年,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濃郁水鄉特色的紹興迎來建城2 500周年。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決心要把國都從閉塞的會稽山遷到北麓的寧紹平原時,問范蠡:“定國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興,為之奈何?”范蠡回答:“今大王欲國建都,并敵國之境,不處平易之都,據四達之地,將焉立霸王之業。”
材料二 紹興越州新城規劃圖。
材料三 “越州新城”是指在越城、柯橋、袍江三大組團和鏡湖新區的中間地帶,建設一個融合各個組團的緊密型現代化新城區。
東區:是越城組團和袍江組團的聯結區,這個區塊要利用運河碼頭、鐵路東站大型交通樞紐和杭甬城際軌道站點,重點安排生產性服務產業,作為承接袍江工業區和杭州灣南翼產業帶開發建設的重要服務基地。
中區:是融合三大組團的功能集聚區,是新城形象集中展示區。集中安排行政辦公、文化會展、科教研發、商貿商務和居住社區等功能區塊,形成公共服務和商住中心區。
西區:是越城組團、鏡湖新區與柯橋組團的連接區。這個區塊重點發展生態休閑、高品質居住等功能。
(1)材料一中,紹興被選為越國都城考慮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2)根據材料二、三及所學知識,評價紹興“越州新城”規劃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從2010年2月開始,中國將通過衛星遙感圖片執法檢查,就耕地保護等土地管理問題對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問責。根據“15號令”,凡是地方違法違規土地面積占當年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5%以上者,將被追究責任,包括主要負責人記大過、降級或撤職。
材料二 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8.2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幾年來,全國耕地面積減少1億多畝。從耕地的質量來看,我國耕地中高產穩產田僅占1/3。
(1)我國耕地減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簡要分析我國應該如何保護耕地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省棗莊市高三年級調研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來,西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干旱從云南開始蔓延開來,云南幾度特旱,貴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重旱。干旱過程持續時問和平均干旱強度均為云南省51年來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
【小題1】說說地理信息技術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小題2】降水豐富的云貴高原冬半年經常有旱害發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災害的自然原因。(3分)
【小題3】這次50年一遇的旱災可能對西南地區帶來哪些不利影響?面對本次嚴重旱災,當地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省棗莊市高三年級調研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來,西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干旱從云南開始蔓延開來,云南幾度特旱,貴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重旱。干旱過程持續時問和平均干旱強度均為云南省51年來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
1.說說地理信息技術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2.降水豐富的云貴高原冬半年經常有旱害發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災害的自然原因。(3分)
3.這次50年一遇的旱災可能對西南地區帶來哪些不利影響?面對本次嚴重旱災,當地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