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關于板塊構造理論的論述是
[ ]A.擴張中心即生長邊界多分布在大洋中
B.地殼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這些板塊的內部都處在不穩定的運動之中
C.印度洋板塊不包括陸地
D.一般來說,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省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喜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
B.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位于板塊消亡邊界
C.紅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
D.大西洋是地殼水平運動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關于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喜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
B.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位于板塊消亡邊界
C.紅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
D.大西洋是地殼水平運動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19~20題。
19.下列關于板塊構造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實線邊界代表兩個板塊在背向運動,是板塊的消亡邊界
B.圖中A板塊和C板塊基本都是由海洋組成的
C.安第斯山是由圖中E板塊和F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
D.位于B板塊和D板塊之間的地中海面積在逐步擴大
20.下列應用板塊構造理論對地質地貌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塊張裂而產生 ②臺灣山脈由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形成喜馬拉雅山脈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和弧狀島鏈是板塊張裂的結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