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聚落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作用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
A. 氣候 B. 土壤 C. 人類活動 D. 地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省區部分圖。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該圖中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并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近三十年來此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下表示意此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讀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_____ 。描述圖中所示省區的地形特征并說明理由。
(2)根據材料分析此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原因和對乙河水文特征的影響。
(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請你就此區域農業發展方向闡述自己的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某日四地太陽高度變化圖”,圖示時間為北京時間。讀圖,回答問題。
(1)四地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甲、乙
D.乙、丙、丁、甲
(2)該日兩個月后( )
A.甲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大
B.乙地白晝時間變長
C.丙地晝夜長短差值縮小
D.丁地日出方位漸離正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B,C兩城市及其所在國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B,C兩城市都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
B. B,C所在國家均是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
C. C城市是所在國家主要的麻紡織工業中心
D. B國屬于發達國家,C國屬于發展中國家
【2】有關圖示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1月份,A海區的海水向東流動 B. D海域是印度洋通往大西洋最近的海上通道
C. 圖示地區所在的國家石油資源都較豐富 D. B附近河流河口海水鹽度較低時,密西西比河處于豐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熱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 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判斷氣壓高低。地面A比B氣壓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氣壓_______(高或低)。
(2)A、B、C、D氣壓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3)A比B的氣溫______(高或低)。
(4)在圖中用箭頭標出A、B、C、D間氣流的運動方向,完成熱力環流示意圖。
(5)圖中熱力環流的過程,先有大氣的______運動,后有大氣的______運動。
(6)如果A是陸地,B是海洋,則此時應該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時A地與B地之間吹______風(海風或陸風)。
(7)當A氣壓出現在北半球中緯度陸地上時,此時北半球的季節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氣壓帶被陸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壓切斷,這體現了______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從沿海向內陸,陸地自然帶依次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給該區域帶來降水的主導風是( )
A. 西北風 B. 西南風 C. 東北風 D. 東南風
【2】R河段( )
A. 流量季節變化大 B. 春汛明顯
C. 河流堆積作用強 D. 河谷橫剖面呈槽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4為我國目前部分優勢商品糧基地分布和糧食流通方向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14糧食流通對西部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主要有( )
A.緩解糧食生產壓力,增加人口數量
B.合理退耕還林還草,減輕生態壓力
C.確保工業原料供應,促進經濟發展
D.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利用資源
(2)Q地區曾經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
A.河網稠密,地塊小,土壤黏重
B.工業快速發展,農業勞動嚴重流失
C.城市化發展快,非農業用地增多
D.農業結構調整,糧食種植面積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