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歐盟相比,最具有潛力的是
A 技術優勢 B 資本優勢 C 市場優勢 D 人才優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2年11月4日,中國總理朱镕基和東盟 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東盟十國主要指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上的十個國家。
材料二 泛亞鐵路建設可行性研究論證了三個方案:東線由新加坡經吉隆坡、曼谷、金邊、胡志明市、河內到昆明;中線由新加坡經吉隆坡、曼谷、萬象、玉溪到昆明;西線由新加坡經吉隆坡、曼谷、仰光、瑞麗到昆明。第四次中國――東盟首腦會晤時,東盟各國已明確提出要首先實施東線方案。
(1)東盟十國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是 , 是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東南亞國家中,目前尚未加人東盟的是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 ,2002年9月27日,該國成為聯合國第191個成員國。
(2)中南半島是世界人口密集區之一,城市眾多。圖中主要城市區位分布上的顯著特點是 。
(3)中國南部地區與東盟經貿發展具有共同性和互補性的特點,其共同性主要體現在兩區域都十分重視 型產業的發展。美國微電子裝配工業在圖示地區布局,主要也是為了利用當地的 優勢。
(4)河流C是有“東方的多路河”之稱的 ,在我國境內名叫 。B是 鐵路,對其選線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該鐵路的建成開辟了一條新的旅游熱線,沿線旅游資源的突出特色是 。
(5)泛亞鐵路建設首選東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東、中、西三線的起點都選擇在新加坡,其主要原因是 。
(6)從目前看,中國及東盟自由貿易區與歐洲聯盟相比,最具潛力的是( )
A.技術優勢 B.市場優勢 C.資本優勢 D.人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資料,完成下列各題。(9分)
表1 各國每萬元GDP消耗的銅、鋁、鉛、鋅、錫、鎳合計量(單位:千克)比較。
日本 | 美國 | 印度 | 中國 |
9.9 | 12.4 | 25.2 | 70.5 |
表2 我國經濟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與各國的比值。
中國 | 美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
1 | 4.3 | 7.7 | 7.7 | 11.5 |
表3 我國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變化。
時期 | “七五”期間 | “八五”期間 | “九五”期間 | “十五”期間 |
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的比例 | 0.7% | 0.8% | 1.0% | 1.2% |
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標,用能源消耗量與產生的GDP的比例表示。下圖為我國的能源密度變化曲線圖。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是通過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指標之間的演變模擬,來說明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影響。
(1)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是________。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礦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費特點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發展變化上看,改革開放以來其表現為________。(4分)
(2)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中,污染時代所代表的時間段是________,我國工業目前正處在________(OA、AC、CB、BE)發展階段。(2分)
(3)我國環保資金的投入呈________趨勢。(1分)
(4)要避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以免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各項能源政策方案建設中,可行的是( )(2分)
A.提高電力脫硫技術,削減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B.建設西電東送綠色工程,優化東部的能源消費結構
C.倡導私人交通工具,削減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環境污染物
D.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表1、表2、表3
表1:各國每萬元GDP消耗的銅、鋁、鉛、鋅、錫、鎳合計量(單位:公斤)比較
日本 | 美國 | 印度 | 中國 |
9.9 | 12.4 | 25.2 | 70.5 |
表2:我國經濟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與各國的比值
中國 | 美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
1 | 4.3 | 7.7 | 7.7 | 11.5 |
表3:我國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變化
時 期 | 七五期間 | 八五期間 | 九五期間 | 十五期間 | 05年以后 |
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的比例 | 0.7% | 0.8% | 1.0% | 1.2% | 2.5%-3.1% |
材料二:圖為我國的“能源密度變化曲線圖,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標,用能源消耗量與產生的GDP的比例表示。
材料三:下圖“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是通過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指標之間的演變模擬,說明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影響。
(1)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是 。我國礦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費特點,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表現為 ;從發展變化上看改革開放以來表現為 。
(2)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中,處于污染時代所代表的時間段是 ,我國工業目前正處在 發展階段(OA、AC、CB、BE)。
(3)我國環保資金的投入呈 趨勢。
(4)要避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以免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議中,正確的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加快電力脫硫進程,削減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設西電東送綠色工程,優化東部的能源消費結構
C.倡導私人交通工具,削減公共交通工具的環境污染
D.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表1、表2、表3
表1:各國每萬元GDP消耗的銅、鋁、鉛、鋅、錫、鎳合計量(單位:公斤)比較
日本 | 美國 | 印度 | 中國 |
9.9 | 12.4 | 25.2 | 70.5 |
表2:我國經濟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與各國的比值
中國 | 美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
1 | 4.3 | 7.7 | 7.7 | 11.5 |
表3:我國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變化
時 期 | 七五期間 | 八五期間 | 九五期間 | 十五期間 | 05年以后 |
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的比例 | 0.7% | 0.8% | 1.0% | 1.2% | 2.5%-3.1% |
材料二:圖1為我國的“能源密度變化曲線圖,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標,用能源消耗量與產生的GDP的比例表示。
材料三:圖 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是通過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指標之間的演變模擬,說明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影響。
(1)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是 。我國礦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費特點,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表現為 ;從發展變化上看改革開放以來表現為 。
(2)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中,處于污染時代所代表的時間段是 ,我國工業目前正處在 發展階段(OA、AC、CB、BE)。
(3)我國環保資金的投入呈 趨勢。
(4)要避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以免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議中,正確的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加快電力脫硫進程,削減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設西電東送綠色工程,優化東部的能源消費結構
C.倡導私人交通工具,削減公共交通工具的環境污染
D.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