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部分商品糧及工業基地分布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商品糧基地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丁省商品糧基地地位不斷喪失的原因。
(3)丙傳統工業基地工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為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案】(1)商品谷物農業;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
(2)①工業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導致耕地面積減少;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導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③經濟發達,人口機械增長快,糧食需求量增加;④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效益較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2)問題:①區域產業結構單一;②環境污染嚴重;③面臨資源短缺、枯竭。舉措:①改造傳統產業;②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③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④強化環境的治理與保護。
【解析】
試題考查農業地域類型、農業區位因素、傳統工業區的問題及治理措施
(1)圖中甲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地廣人稀,為商品谷物農業。乙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水稻種植業。
(2)從圖中看,丁地為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速度快,大量占用耕地,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隨著經濟發展,市場需求和地價不斷變化,丁地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由于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效益較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經濟發達,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機械增長快,糧食需求量增加。以上為商品糧地位下降的原因。
(3)丙地為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傳統工業區,存在的問題為產業結構單一;以重化工業為主,環境污染嚴重。隨著資源的不斷采,面臨資源短缺和枯竭等問題。其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結合問題來回答,針對產業結構單一和資源短缺等問題,應改造傳統工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針對環境污染嚴重問題,應強化環境的治理與保護,美化環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太陽、衛星、地面天線(俗稱鍋蓋)三點共線時(如下圖),地面天線會接收大量太陽電磁輻射,衛星信號因受到強烈干擾導致電視畫面不清晰甚至黑屏,這種現象就是日凌。我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中星6B定點于(00,1160E)上空,為央視、上海衛視等電視臺提供信號傳輸服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北京市居民如果想接收中星6B的電視信號,在安裝衛星地面天線(鍋蓋)時,應將其朝向
A. 東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2】日凌現象每年發生兩次,北京發生第一次日凌現象的時間在
A. 春分日前 B. 春分日后 C. 秋分日前 D. 秋分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光導照明系統通過采光器獲取室外的自然光線,經過特殊制作的導光管進行傳輸,再由漫射器照射到需要光線的室內。為了提高照明效果,室外的采光器往往需要清洗和維護。 下圖為我國某建筑的結構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通往地下車庫的室外采光器,最佳的安裝位置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該建筑的地上部分應該優先安裝漫射器的功能區是
A. 檔案室B. 會議室C. 辦公室D. 走廊
【3】從自然條件和區域能源狀況來看,光導照明系統最適宜推廣的省份是
A. 新疆B. 黑龍江C. 廣東D. 山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和圖乙是我國某縣2009年農業發展的部分基礎數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圖甲中M表示我國某縣2009年農產品產值構成(其中 a為表示花卉,b 表示果蔬, c表示糧食)。則影響該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 地形和氣候 B. 土壤和水源 C. 市場和交通 D. 政策和勞動力
【2】若圖甲中M為該縣目前農業用地的比重(a 為花卉用地, b為果蔬用地, c為糧食用地)。圖乙為該縣今后的農業土地規劃。據此判斷,該縣今后土地利用的變化趨勢是
A. 糧食種植用地面積增加 B. 花卉種植用地比重上升
C. 蔬菜水果種植用地面積增加 D. 凍結城市建設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極收割機”溫室是一個漂浮的半圓建筑,本質是可循環利用的無土栽培農業基礎設施,通過利用營養豐富的冰山淡水資源進行大規模水培農業生產,為當地居民供給新鮮水果和蔬菜,幫助原本貧瘠的冰川國家改善生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極收割機”溫室
A. 可以跟隨冰山移動 B. 全年依賴太陽能提供能源
C. 能夠在全球范圍推廣 D.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2】制約“北極收割機”溫室迅速推廣的關鍵因素是
A. 勞動力數量 B. 經濟效益
C. 科技水平 D. 市場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世界某島嶼,島上多火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森林,“燒芭”屬于該國傳統農耕方式,每年6~8月放一把火將森林燒成“空地”,并利用燃燒的灰燼作為“天然”肥料。下圖為2016年6月10日該區域燃燒產生的煙霧擴散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島嶼
A. 河流流程長,徑流量大 B. 屬于印度洋板塊,地殼穩定
C. 影響降水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D. 植被以熱帶雨林為主
【2】甲城市正北約3700千米處的某山脈山麓地帶的自然植被最可能為A. 常綠闊葉林 B. 常綠硬葉林 C. 落葉闊葉林 D. 溫帶草原
【3】導致圖中的煙霧擴散的風向及成因是
A. 東北風-處于東北信風帶
B. 東南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C. 西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D. 西風-受高空西風帶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據世界人口組織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2015年的73億增長到92億。讀某國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人口增長率變化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可能是( )
A. 中國B. 美國C. 印度D. 俄羅斯
【2】根據預測,從2015年到2050年,該國( )
A. 老齡人口數量逐漸減少B. 人口數量增長較快
C. 人口增長模式由原始型向傳統型轉變D. 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遷入率(凈遷入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③~④時期人口遷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該城市環境質量下降 B. 該城市產業升級和轉移
C. 該城市房價增長快 D. 該城市經濟水平持續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位于歐洲西北部,是歐洲最大的半島。下圖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周邊地區簡圖。
(1)描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地形特征。
(2)分析該半島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
(3)推測該半島人口的分布特征,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