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泰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卷(一)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9.0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隨后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核污染物質被排入海洋。根據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可能最先到達( )
A.我國東海 B.加拿大西海岸
C.美國東海岸 D.俄羅斯東海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了9.0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隨后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核污染物質被排入海洋。據此回答9~10題。
9.根據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可能( )
A.沿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美國西部
B.沿洋流影響到加拿大西部
C.沿我國東部沿岸暖流向南擴散
D.沿大洋西側洋流影響俄羅斯東部
10.地震發生后,Esri公司發布了專題地圖,公眾可通過互聯網或智能手機查閱與本次地
震及核電站泄露的相關內容。Esri公司提供的此項服務主要基于( )
A.RS技術 B.GPS技術
C.GIS技術 D.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福建省晉江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文科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北京時間 2011 年3月11 日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受 11 日大地震影響,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以顆粒或氣候形態存在于大氣中并隨大氣環流擴散;從 4月4日晚開始福島第一核電站又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水。
材料二:日本核電站分布示意圖
(1)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此次海嘯發生的原因。
(2)描述日本核電站分布規律并從地理學角度分析日本大力發展核電站的原因。
(3)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后,專家明確指出“近期(3~4 月)對中國環境的影響比較小”。請用地理學原理解釋原因。
(4)沿海核電站污染近海水域,因為它向海洋排放
A.重金屬 B.熱水
C.粉塵 D.廢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