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黑子、耀斑周期約為( )年
A. 11 B. 10 C. 9 D.8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遷移和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現象。近年我國流動人口逐漸增加,2001年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讀左圖和右圖并回答下面小題。
【1】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從人口稠密地區流向地廣人稀地區 B. 從城市流向農村
C. 從經濟發達地區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 D. 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
【2】近年來我國東部大城市出現的“民工潮”現象表明
A. 鄉村城鎮化速度加快
B. 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化不足
C. 大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D. 影響我國近年來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指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某城市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地價曲線圖,右圖為該市城市規模的變化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城市a地價變化的原因和代表的國家分別是:
A. 交通的通達度提高、發展中國家 B. 交通的通達度提高、發達國家
C. 城市規模變小、發達國家 D. 城市規模變小、發展中國家
【2】乙圖反映了該城市:
A.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B. 城市化水平比較低,發展緩慢
C. 許多居民和企業從市區遷往郊區,出現了郊區城市化現象
D. 城市核心區規模減小,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17世紀中期開始,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西方列強為拓展商品市場,加快對外殖民掠奪,把亞非拉地區很多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伴隨著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天津被迫對外開埠通商。這一情況出現在
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天津條約》
D. 《辛丑條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漢字造字中蘊含某些地理知識,如“間”—“門里有日午間到”,午間即正午。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
①正東 ②正南 ③正西 ④正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A. 全年一樣
B. 正午比上午大
C. 夏至日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達到全年最小
D. 春秋分日各地一樣
【3】
A. 四季分明 B. 出現極晝現象
C. 受寒流影響 D. 分布有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人們出游率的增高,“華山天下險”逐漸被“華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認識與解決華山旅游擁堵問題引人關注。下圖為華山東、西進山線路示意圖。
(1)依據相關材料,說明華山游客擁堵點多出現于東線進山山路的原因。
(2)結合相關材料,請為解決華山旅游擁堵問題提供三條合理化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普通二孩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增長率低、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下圖是我國各省市“人口零增長”時間表,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我國“人口零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零增長”出現的省市依次由沿海向內陸擴展
B.總體說來,“人口零增長”出現的時間東部比西部早
C.到2026年,南方省區都進入“人口零增長”
D.所有直轄市出現“人口零增長”都早于其他省區
【2】我國全面實施普通二孩政策,帶來的主要影響是
①平衡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
②加速第三產業發展
③縮小地區經濟差異
④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①熱帶草原氣候 ②地中海氣候
③溫帶海洋氣候 ④溫帶大陸性氣候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3】
A. 擴大 B. 縮小 C. 不變 D. 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