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處的氣壓高于c處 | B. | a處的氣壓高于b處 | ||
C. | d處的氣溫高于c處 | D. | M處的氣溫比N處高 |
分析 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表受熱不均,導(dǎo)致同一水平面上產(chǎn)生了氣壓差異,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做氣壓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氣壓梯度,產(chǎn)生了水平氣壓梯度力,它促使大氣由高氣壓區(qū)流向低氣壓區(qū),從而形成了風(fēng).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fēng)的直接原因.一般情況下,是氣溫越高,氣壓越低,因為氣溫越高,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導(dǎo)致空氣密度下降,氣壓下降.反之氣壓上升.
解答 解:A、根據(jù)圖示的高空等壓面分布:同一等壓面上,氣壓相等,故ab氣壓相等,故不符合題意.
B、越往上氣壓越低,高壓處等壓面向上凸,低壓處等壓面向下凹,故判斷c處氣壓高于ab,故不符合題意.
C、結(jié)合高空的氣壓分布與近地面相反,故圖示M近地面為低壓,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氣流,故判斷M處氣溫較高,則高空C處氣溫高于d處,故不符合題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M處氣溫較高,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以M、N兩地冷熱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壓面狀況圖為背景,考查了等壓面和熱力環(huán)流,考核了學(xué)生知識遷移和讀圖分析的能力,要求學(xué)生熟練掌握氣壓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995年城鎮(zhèn)人口比重約為20% | B. | 2000年城鎮(zhèn)人口數(shù)約為4.5億 | ||
C. | 2005年鄉(xiāng)村人口比重約為40% | D. | 2010年鄉(xiāng)村人口數(shù)約為8.0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地接受太陽輻射較多 | B. | M地受南下寒流影響 | ||
C. | N地地勢較為低平 | D. | M地受北上暖流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