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此時北半球節氣是____________,南極圈內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2)此時太陽直射在________(緯線)上,并開始向______移動。
(3)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__________。B點晝長是________小時,________時日落。
(4)此時濟南的正午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最________值,過三個月后晝夜長短情況為________。
(5)此時(雙選)(____)
A.太陽入射光線與地軸垂直
B.晨昏線與極圈相切
C.晨昏線與地軸重合
D.太陽直射點上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地心且與赤道平面有23°26′的夾角
【答案】冬至 極晝 23°26′S(南回歸線) 北 66°34′ 8 16 小 晝夜等長 BD
【解析】
北極圈有極夜現象,北半球節氣是冬至,南極圈內晝夜長短情況是極晝。昏線與赤道交點是18點。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過三個月后,太陽直射赤道。晨昏線是一個圓,與地軸不能重合。
(1)此時,北極圈有極夜現象,北半球節氣是冬至,南極圈內晝夜長短情況是極晝。
(2)此時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并開始向北移動。
(3)A點位于赤道,正午太陽高度是66°34′ 。昏線與赤道交點是18點,結合等份,B點的日落時間是16點,晝長是8小時,16時日落。
(4)此時濟南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過三個月后,太陽直射赤道,晝夜長短情況為晝夜等長。
(5)此時太陽入射光線與晨昏線垂直,與地軸不垂直。極圈上出現極晝、極夜現象,晨昏線與極圈相切,B對。晨昏線是一個圓,與地軸不能重合,C錯。太陽直射點上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地心且與赤道平面有23°26′的夾角,D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研究發現德雷克海峽內的海冰進退對全球氣候變化有重大影響,冰進(海冰較常年增多)會導致德雷克海峽水流通量減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冰退則相反。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多年統計資料表明,南極大陸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積在9月達到最大,2月最小,據此可推斷
A. 海水結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 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 海水結冰速度總體上比融冰速度慢
D. 海水結冰速度總體上比融冰速度快
【2】德雷克海峽發生冰進時將導致
A. 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東西部溫差變大
B. 赤道向南極輸送的熱量減少
C. 澳大利亞東部沿岸地區降水量減少
D. 西風漂流和秘魯寒流都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圖11),圖中等高線表示一種風力堆積的地表形態(單位:米)。回答問題。
【1】圖示地區的盛行風向是( )
A. 東北 B. 西北 C. 東南 D. 西南
【2】Q點與P點之間的相對高度(H)為( )
A. 40<H<60 B. 40<H<50 C. 50<H<60 D. 30<H<60
【3】該類地形在我國可能廣泛分布的地區是( )
A. 東北地區 B. 東南地區 C. 西北地區 D. 西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樹林通常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沿海的港灣、河口地區的淤泥質灘涂上,是海灘上特有的森林類型。右圖示意海灘上紅樹林與高、低潮水位位置關系。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紅樹林生長特性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多分布在歐洲 ②多為高大挺拔喬木
③多分布在潮間帶的淤泥質海岸 ④以喜鹽植物為主,具備呼吸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紅樹林的主要功能是( )
A. 保護海岸,保護生物多樣性 B. 降低風速,為船舶提供避風的場所
C. 綠化美化沿海環境,吸煙滯塵 D.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為西部地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人類活動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課題。下面兩圖是我國西部內陸某河流流域劃分及其土地類型面積較長時期的變化統計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Ⅰ區域土地類型的變化,正確的是( )
A. 高草地減少,旱地增加 B. 灌木林增加,旱地減少
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 灌木林減少,旱地減少
【2】Ⅰ區域土地類型的變化對Ⅱ地的影響,正確的是( )
A. 河流徑流量增加 B. 土地荒漠化加劇
C. 水土流失嚴重 D. 洪澇災害多發
【3】該流域實行可持續發展措施錯誤的是( )
A. 合理控制上游地區的用水量 B.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C. 進行全流域合理開發規劃 D. 上游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臺風,是海岸風沙地貌形成及演變的一個高能影響因子,也是研究波浪、海灘與沙丘交互作用的重要內容之一。平潭島是中國海岸沙丘面積較大、類型較多和形態典型的海岸風沙地貌分布區域,也是中國海岸風沙地貌對臺風響應研究的理想區域。其中,海岸沙席在平潭島南部山岐宮最為典型,海岸沙席按其形態劃分為沙席前緣、沙席中部及沙席后緣,海岸沙席后緣為人工種植的木麻黃防護林。
圖a示意平潭島海岸沙席觀測樣區位置,圖b示意臺風“麥德姆”登陸后(2014年9月8日)3條觀測樣線高程變化趨勢。
(1)概括“麥德姆”登陸后海岸沙席形態的總體變化特點。
(2)分析“麥德姆”登陸后海岸沙席不同位置風力作用的差異。
(3)推斷此處主要種植木麻黃樹的原因。
(4)說明平潭島成為中國海岸風沙地貌對臺風響應研究理想區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屆浙江沖刺卷)“寧東直流輸電工程”西起寧夏寧武東至山東膠州,全長1 335千米,是我國西電東送的標志性工程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寧夏輸往東部地區的電力資源主要來自于( )
A. 水能發電 B. 風力發電
C. 火力發電 D. 核能發電
【2】【2】寧東直流輸電工程對我國東部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
A.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B. 改善東部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徹底解決東部地區的環境問題
C. 促進東部地區高耗能企業的發展,緩解東部地區的就業壓力
D. 緩解東部地區能源需求壓力,促進東部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0年8月2日,以廣東丹霞山為首的“中國丹霞”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的第八項世界自然遺產。
材料二 下圖為丹霞地貌和“中國丹霞”六個風景區所在區域圖。
(1)分別指出以下丹霞地貌風景區所位于的省區。
①(龍虎山)________、②(崀山)________、③(丹霞山)________、
(2)六個風景區所在省份的主要地形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紅色砂礫巖在三大類巖石中屬于________巖,圖示地區的紅色砂礫巖發育成丹霞地貌所經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寫出兩種外力作用即可)。
(4)赤水成為貴州省繼荔波“中國喀斯特”之后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地,試分析貴州巖溶地貌發育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研究表明顆粒物中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的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是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下圖為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重點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逐月變化圖。
指出我國空氣污染的時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