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數字首次突破10億大關。2008年,印度已經擁有11億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達12.1億,在3年時間里印度人口凈增1個億。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17億,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印度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期間人口增長了3倍多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長類型屬于過渡型
C.人口增長主要和人口遷移有關
D.隨著人口增長,老齡化程度加劇
【2】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億增長到2011年的12.1億,增長了約7.3億,增長了不到3倍多,A錯誤;根據題意“在3年時間里印度人口凈增1個億”,故年增長率遠遠超過1%,應屬于傳統型,B正確。人口增長主要和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有關,C錯誤!鞍凑漳壳暗脑鲩L趨勢,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17億,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隨著人口高速增長,老齡化程度不會加劇,D錯誤。故選B。
【2】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勞動力需求量大,①對。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節育意識差,②對。醫療衛生水平較高,死亡率較低,③錯。人們的生育意愿較高,出生率高,④錯。A對,B、C、D錯。故選A。
現階段,印度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模式為傳統型。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勞動力需求量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半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半島西部沿海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B. 溫帶季風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D. 地中海氣候
【2】半島西側海岸線較東部更為曲折,主要原因是
①地震活動多發 ②海浪侵蝕較強
③冰川地貌較多 ④填海造陸較廣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8日凌晨至上午,廣州市遭遇大暴雨,造成市區多地嚴重內澇。下圖所示工程能有效減輕雨澇危害,值得廣州借鑒。
簡要分析廣州借鑒圖示工程得以減輕內澇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處貴州六盤水大山深處的水城縣坪寨鄉,近年來大力發展紅香椿(見下圖)種植,每年2月香椿芽即可“搶鮮”登陸北上廣乃至韓國市場。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香椿樹屬于
A.落葉闊葉林樹種B.常綠闊葉林樹種
C.針葉林樹種D.常綠硬葉林樹種
【2】坪寨鄉紅香椿被稱為“天下第一椿”,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該地紅香椿
A.產量高B.生產規模大C.上市早D.種植經驗豐富
【3】為延長坪寨鄉紅香椿采摘期和供應時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增施農藥化肥B.推廣山區立體種植C.覆蓋黑色地膜D.擴建日光溫室大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極冰融是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氣候變化現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變成顏色相對較暗的海水,被稱為“北極變暗”現象。21世紀以來,北極的氣溫變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稱為“北極放大”現象。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期間( )
A. 北極年海冰面積逐年減少
B. 北極年海冰面積減少速度不斷加快
C.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CO2濃度大體呈負相關
D.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CO2濃度大體呈正相關
【2】“北極放大”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減少導致北極地區( )
A.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B.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增強
C.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加 D.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降水時含鹽溶液從巖塊上部孔隙中滲入,飽和后又從巖塊下部滲出。在干燥巖面,滲出的含鹽溶液水分易蒸發而形成鹽類結晶物。鹽類結晶時產生的張力,促使巖塊表面最終形成凹槽。盛行風影響雨滴飄落路徑,從而造成巖塊表面干濕差異。下圖為某砂巖巖塊垂直剖面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測該巖塊所在地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東南風B.西南風C.東北風D.西北風
【2】形成圖中巖塊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風化作用B.風力侵蝕C.流水侵蝕D.流水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南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某校高中學生暑期在圖示地區進行了野外考察活動。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示地區地形、地勢的特點。
(2)說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長度。
(3)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能正確反映圖中PQ一線地勢起伏狀況的是 (選擇填空)。
A. B.
C. D.
(4)說出同學們在M處附近考察時容易遇到的地質災害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我國華北平原西部某區域等高線圖,圖中低山、丘陵地帶以荒山草坡為主,正在打造“太陽山”——建設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光伏發電站的發電效率主要與日照強度、日照時間和太陽能面板清潔度有關。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在甲、乙、丙、丁四個荒山草坡安置太陽能板,發電效率最高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與甘肅河西走廊相比,該地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的比較優勢是( )
A. 面板清掃頻次少B. 日照時數多C. 用地成本低D. 太陽輻射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舉行。北京時間20日17時,組委會發布互聯網的領先科技成果。下圖為太陽直射點移動路徑圖。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美國“硅谷”(西八區)科研人員通過網絡收看發布活動直播的當地時間是( )
A.20日1時B.20日0時C.21日1時D.21日7時
【2】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期間,太陽直射點最接近(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