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日本人口數量自2011年出現負增長以來,人口總數不斷下降,老齡化形勢產峻,社會負擔加重,但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卻呈現增加趨勢。現在,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勵生育,一方面準備推遲退休年齡。下圖為日本人口走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日本人口增速最快的時期應是
A. 1880~1920年 B. 1951~1980年
C. 1981~2010年 D. 2011年以后
【2】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呈現增加趨勢的原因是
A. 養老設施完善 B. 教育水平高
C. 環境質量優越 D. 就業機會多
【3】根據預測,2050~2100年日本人口
A. 老齡化加劇 B. 兒童數量增加
C. 出生率提高 D. 勞動力增多
【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區域人口的增長速度與出生人數、死亡人數等有關,由圖可知,選項涉及的四個時段中,1951~1980年時間段內兒童人口數多、老年人少,且曲線斜率最高,據此該時段人口增速最快,選B。
【2】現代人口遷移多是因為經濟因素,日本人口自然增長率不高,且越發達地區,一般出生率越低,但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呈現增加趨勢,其原因最可能是人口遷移因素導致,由于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吸引了人口的流入,據此選D。
【3】根據預測,2050~2100年日本人口老齡化趨勢減弱,勞動力人口比重也即適齡婚育人口占比增多,可能會導致出生率的增加,選C。兒童人口占比增加不等于數量增加,同樣道理,勞動力占比增加不等于勞動力增多,實際上,根據預測,該時段日本總人口數是下降的,這意味著即使占比在增加,也不一定總人數會增加。
區域人口數量的變動取決于人口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率。發達國家一般自然增長率較低,屬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目前多數發達國家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現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高速公路、軌道交通不斷向郊區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軌道交通站點附近成為購物、就業和人口的集聚區。隨著集聚區規模的擴大,逐漸形成具備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稱邊緣城市。下圖示意美國某邊緣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布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現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 生產用地 B. 居住用地 C. 辦公用地 D. 零售業用地
【2】圖示邊緣城市
A. 人口的晝夜流動性大 B. 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
C. 空間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D. 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法國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樹。下表為法國梧桐和香樟樹部分特點比較。在法國梧桐的種種問題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樹種之一。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綠化數據反映杭州城區大約有行道樹15萬多株,其中法國梧桐只有1.3萬多株。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小題1)杭州的法國梧桐易倒斜的時間和氣象因素是
A. 1、2月份的積雪 B. 2、3月份的梅雨
C. 7、8月份的暴雨 D. 8、9月份的臺風
【2】(小題2)與法國梧桐相比,香樟樹作為城市行道樹的明顯缺點是
A. 冬季采光小佳,樹枝易被積雪壓斷 B. 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生態功能差
C. 夏季遮蔭不足,導致氣溫日較差大 D. 防風固沙、吸煙滯塵的生態價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是我國放開二胎的第二個年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牟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0.52‰,又有12. 43‰。下圖示意我國1974年到1994牟的人口增長率與20年后1994年到2014年的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人口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
A. 人口與經濟發展呈現出同步變化 B. 經濟發展變化與人口變化關系不大
C. 經濟發展變化滯后人口變化20年 D. 人口變化與經濟發展變化呈負相關
【2】出現圖示變化關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年齡構成 B. 人口性別構成 C. 就業人口年齡 D. 老年人口比重
【3】針對材料中出現的人口問題,當前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
A. 大力發展經濟 B. 調整生育政策 C. 實行晚婚晚育 D. 禁止人口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46~1964年美國出生嬰兒高達7600萬人,這個群體被稱為“嬰兒潮一代”。“嬰兒潮一代”對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下圖是1970年和2000年美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引起“嬰兒潮一代”人口高增長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戰后經濟恢復和發展 B. 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
C. 實行寬松的移民政策 D. 新時期科學技術革命
【2】隨著“嬰兒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國人口增長特點轉變為( )
A. 快速增長 B. 負增長 C. 穩定增長 D. 零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云南元陽位于橫斷山脈南部,當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族人民種植的紅米稻是經過長期耕種、篩選的特色品種,稻米色澤暗紅,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品質優良。1980年以后,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當地逐漸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下圖示意目前當地三種發展類型村落的農作物種植結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980年以后,當地紅米稻面積逐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種植紅米稻
A. 技術要求高B. 勞動力投入大
C. 種子成本高D. 單位面積產量低
【2】乙類村紅米稻種植規模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糧食深加工原料B. 開發特色旅游產品
C. 建設特色商品基地D. 滿足村民膳食需要
【3】根據農作物種植結構,可以推斷目前
A. 甲類村位置較偏僻B. 乙類村坐落于山頂
C. 丙類村地形較平坦D. 當地商品糧以旱地作物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山水風景區最宜欣賞時間與緯度關系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欣賞時機主要在(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按規律推理,④處欣賞時間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 緯度低B. 雨季長C. 地勢高D. 氣溫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繼青藏鐵路后,進藏的滇藏和川藏鐵路已于近年開工建設。設計中川藏鐵路橋隧比(橋梁和隧過長度占線路全長的比例)高達42%以上。
結合進藏鐵路如圖,回答下列各題。
【1】川藏鐵路沿線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A. 廣闊的沖積平原B. 土壤肥沃的綠洲
C. 海拔較低的河谷D. 光照強烈的高山
【2】導致該川藏鐵路橋隧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 植被B. 地形C. 土壤D.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處在干旱、半干旱內陸盆地的某地區人口持續增長。下圖示意該地區等人口密度線的分布及變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對該地區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西北多東南少B. 南多北少C. 東北多西南少D. 均勻分布
【2】若A地人口密度明顯大于周邊地區,就自然條件看,它最可能是( )
A. 地勢低平的河流沿岸平原B. 湖濱周圍的低山丘陵
C. 水源充足的山麓沖積扇平原D. 氣候溫暖濕潤的綠洲
【3】假如該地區位于我國西部,人口變化以自然增長為主,那么當地人口變化最可能引起的問題包括( )
①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 ②土地承載力大幅度增加
③荒漠化加劇 ④附近的胡楊林干枯死亡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