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西氣東輸的主要氣源地和目標市場是( )
A. 四川盆地、長江三角洲 B. 柴達木盆地、長江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D. 塔里木盆地、長江三角洲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準確快捷地統計出各地災害天氣的信息資料,在今天我們主要依靠 ( )
A. 人工實地考察 B. 地理信息系統 C. 全球定位系統 D. 遙感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重慶某同學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周一天高云淡,氣溫較低,周二至周四天云量逐漸增多,云層加厚,出現連續性降水,周五天雨過天晴,氣溫升高。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重慶地區這次降水的天氣系統是( )
A.
B.
C.
D.
(2)根據資料分析,重慶的這次降雨類型是( )
A.氣旋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對流雨
(3)這次降雨最有可能出現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本次天氣系統過境前后的氣壓變化狀況為(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天氣系統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所示天氣系統是 , 判斷理由是 , 該天氣系統過境后的天氣狀況是。
(2)甲圖中A,B,C三地氣溫最高的是 , B地天氣狀況是。
(3)試舉出該天氣系統影響我國的例子。
(4)乙圖所示天氣系統位于(南或北)半球,從氣流狀況來講屬于天氣系統。
(5)在乙圖所示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天氣狀況是 , 試舉出該類天氣系統影響我國的例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亞熱帶某濱海城市及周圍鄉鎮聯系圖,該地區近年修建了跨海大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
A. 北部地形較南部平坦
B. 南部人口較北部稠密
C. 南部多為淤泥質海岸
D. 海灣為冰川侵蝕峽灣
【2】跨海大橋修通后
A. 甲鄉鎮服務范圍擴大至城市
B. 甲鄉鎮人口流動與城市化加快
C. 乙鄉鎮交通樞紐地位提升
D. 赤潮、風暴潮對海灣影響減弱
【3】若行駛在大橋上的汽車看到太陽在正前方路面上,此時可能是
A. 1月1日早晨
B. 6月1日早晨
C. 9月23日黃昏
D. 11月1日黃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森林覆蓋率降低直接導致的生態問題是 ( )
A. 木材產量減少 B. 火災、水災頻繁
C. 野生動植物數量減少,珍稀物種瀕臨滅絕 D. 不利于森林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理興趣小組模擬某種地貌的形成過程,做了如下實驗(下圖),步驟一:將書本打開并傾斜放于桌面上;步驟二:將黃豆、綠豆和小米的混合顆粒物自書本的中縫從高處向下緩緩傾倒;步驟三:觀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積體的外形特點。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實驗模擬的地貌是( )
A.沖積扇
B.陡崖
C.沙丘
D.峽谷
(2)該地貌形成的地質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蝕作用
B.流水沉積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風力沉積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甲、乙兩圖分別為非洲、我國部分地區的自然帶分布圖(①-⑦用來表示相應的自然帶),讀后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圖中①、②、④分別對應的自然帶為、、 , 這種分布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的(經度或緯度)地帶性規律。
(2)乙圖中⑤地對應的氣候是 , ⑥對應的自然帶為 , 產生⑤→⑥→⑦自然帶差異變化現象的主導因素是(熱量或水分)。
(3)乙圖中③和甲圖中⑦自然帶的景觀均以荒漠為主,其中③自然帶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終年受(氣壓帶名稱)或東北信風帶控制,降水少;⑦自然帶所處地區由于深居內陸,海洋水汽很難達到,導致其氣候溫差(大或小),降水(多或少)。
(4)甲圖中馬達加斯達島東側自然帶與①對應的自然帶相同,這是一種非地帶性現象,請結合所學知識,從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其非地帶性現象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劍麻喜高溫多雨的高坡環境,有“綠色金子”之稱,廣泛運用在運輸、漁業、石油、冶金等各種行業。圖示地區是它的原產地,目前這里的產量仍很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 流程長 B. 平均流速慢 C. 流量小 D. 流量季節變化小
【2】圖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 熱帶雨林 B. 熱帶草原 C. 熱帶荒漠 D. 溫帶荒漠
【3】導致該區域劍麻產量大的主導社會經濟條件是
A. 人口眾多 B. 大型飛機的出現,交通條件改善
C. 距發達國家近,市場廣闊 D. 高溫多雨的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