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擁有豐富多彩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探究地理的“極限”有趣且有意義。黃河入海口地區是中國地理的一個“極限”,它是中國的
A.陸地最低處 B.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C.最大三角洲 D.土地最年輕的地方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必將產生越來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下表中A.B.C.D四國分別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表格的信息回答問題。
1.下列國家輪廓圖中表示甲國的字母代號是______,其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國能源資源豐富,全國最大的煤礦是__________________煤礦,最大的油田是__________油田,它們都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工業區。但該地區發展農業最不利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國總理早就提出“用電子革命把國家帶入21世紀”。該國南部以新興工業為主的
城市是_____________,已成為繼_____________和加爾各答后的第三大城市,丙國軟件業發達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多項選擇)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全球對各種軟件的急劇需求
C.擁有大量專業技術人才 D.信息技術企業管理水平高 E.多優良港口
4.從乙國與丙國人均國民收人比較, 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5.丁國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云南省提出了加快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方向。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云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同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同老撾、越南毗連。全省土地面積中,山地約占84%,高原、丘陵約占10%,盆地、河谷約占6%。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360萬人,居全國第二位。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云南有51個,其中有15個民族為云南所特有,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 |
|
材料三:
1、分析云南省發展旅游業的區位優勢。
2、云南省境內的“三江并流”被稱作“天下奇觀”,“三江”是指 江、 江
和 江。
3、簡述云南省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沿300N地理參數隨經度的變化趨勢示意圖,讀圖回答
圈中三條曲線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別是
A.①地勢②年太陽輻射量③7月均溫
B.①地勢②7月均溫③年太陽輻射量
C.①7月均溫②年太陽輻射量③地勢
D.①年太陽輻射量②地勢③7月均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邊的地理循環示意圖,回答下面
若此圖代表海陸間循環,則
A.甲處是陸地,乙處是海洋 B.乙處的降水量小于蒸發量
C.③代表徑流 D.④代表地表蒸發和植物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結構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線索。讀世界城市化進程圖,回答
從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時間里,世界鄉村人口大約增加了
A.10.5億 B.14.5億 C.17.5億 D.32.5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3月28日20時30分,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848個城市和村鎮按照各自所處時區的不同相繼熄燈,參與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以提高人們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警覺。為減小全球變暖的危害,應提倡使用清潔能源。下列清潔能源與開發地區配對中最合理的是
A.地熱―西藏 B.潮汐能―安徽
C.太陽能―四川盆地 D.水能―內蒙古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下圖),海拔5895米,距離赤道僅300多千米,它峰頂的“雪冠”正面臨著在未來50年內消失的威脅。
關于乞力馬扎羅山峰頂雪冠逐漸消失的原因及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雪冠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距離赤道近,氣溫高
B.雪冠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異常,導致山頂降雪量銳減
C.雪冠消失將對這個地區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破壞
D.雪冠消失將導致山麓地帶水資源增加,森林四季繁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