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西氣東輸工程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整個工程橫貫中國東西部,沿線經過十個省市。西氣東輸工程全線建成投產,是中國管道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氣東輸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實現全線商業供氣。
材料二:西氣東輸工程路線圖。
(1)西氣東輸西起A處為 ,東到B表示的 市。(填城市)
(2)西氣東輸工程輸氣屬于管道運輸,下列屬于管道運輸特點的是 。(雙選)
A.靈活性好 B.損耗大
C.可以晝夜不停的運輸 D.運具與運線合二為一
(3)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主要意義有哪些?
【答案】(1)輪南 上海
(2)CD
(3)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西部地區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促進西部大開發,縮小東西發展差距
【解析】考查西氣東輸工程影響。
(1)讀圖可知,西氣東輸主干道西起A處為輪南油氣田,它位于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自治區,東到B處上海市。
(2)管道運輸的特點:運具與運線合二為一,不受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晝夜不停地運輸,運輸量大。
(3)西氣東輸對西部地區的意義可以從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方面考慮。即從資源、經濟、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作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地圖并閱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材料二:歐洲自西向東的四地各月氣溫與降水分配示意圖(下圖)。
(1)材料一的II圖中甲、乙、丙、丁四條線是重要的地理界線,其中________可能表示1月0℃等溫線;“這里地質活動活躍,石灰巖層受板塊擠壓而變質成大理巖”,此敘述所指的地區,可能接近的界線是________。
(2)材料一的I圖中,簡述B河航運發達的原因。
(3)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A國風能資源特別豐富的原因。
(4)根據材料二,分析歐洲西部沿海至東部內陸河流水文特征變化的一般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地域越開放,人們利用的資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 科技越發達,人們利用的資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 消費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資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 資源越豐富,能供養的人口數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箭頭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為內力作用
B.三大類巖石之間都可直接相互轉化
C.三大類巖石和巖漿之間可直接相互轉化
D.只有巖漿巖在高溫高壓下,才可能形成變質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題.
(1)如果該圖是從極地上空俯視地球,則甲點位于乙點的( )
A.東南方
B.西南方
C.東北方
D.西北方
(2)條件同上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自轉線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轉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兩地地方時相差11小時
D.以上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季風區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山地自然帶垂直帶譜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 1800~1900 B. 1900~2000 C. 2000~2100 D. 2100~2200
【2】該森林植被的生長習性是
A. 喜光 耐旱 B. 喜陰 喜濕 C. 喜熱 耐旱 D. 耐寒 耐旱
【3】調查發現,近年來高山苔原帶中該森林植被增長趨勢明顯。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增強 B. 水土流失加重 C. 氣候變暖 D. 降水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下圖“華北平原地區人類活動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在采集和狩獵階段,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在( )
A. 山麓和丘陵地帶 B. 平坦肥沃的平原
C. 礦產資源豐富地帶 D. 沿海海運發達地帶
【2】在工業社會階段,下列地區可能不會成為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分布區的是( )
A. 礦產資源的數量、質量及其組合狀況優越的地區
B. 位于沿海或海島,可以充分利用港口優勢的地區
C.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有利的自然條件緊密結合的地區
D. 大江大河的源頭、三角洲、盆地,水熱條件組合好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歐大陸局部地區自然帶分布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帶名稱:
A , B 。
(2)A自然帶所在地的夏季氣候特征是 , 冬季氣候特征是
(3)a方向的自然帶更替體現了地域分異規律,該規律形成基礎是差異。b方向的自然帶更替體現了地域分異規律。
(4)B地區季風的形成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