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據英國廣播公司2013年6月18日報道,英國《衛報》刊登專欄作家希爾頓的文章說,中國的城市化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場運動,按中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之前,70%的人口都將住到城市里。要實現這個目標,今后12年里,中國2.5億的農村人要搬家。而這種趨勢將給中國社會帶來很多問題。讀我國建國后城市人口比重的變遷圖。
回答下列各題。
【1】最能體現中國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 ( )
A. 城市人口總數B. 城市數目總量
C.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D. 城市用地規模
【2】關于我國城市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城市人口比重一直上升B. 城市化水平非常高
C. 2010年城市人口可能超過農村人口D. 1950—2000年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3】促進我國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 )
①工業已轉向資本密集型
②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③二、三產業較快發展
④行政區劃調整及戶籍改革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城市化的標志中,最主要的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所以最能體現中國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C對;其它不是最主要的體現,ABD錯,所以該題選C。
【2】讀圖我國城市化水平1970年之前先上升后下降,1970年之后,一直上升,故A錯誤;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小于70%還比較低,故B錯誤;20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上,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故C正確;材料中根據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不能推導人口的增長速度,故D錯誤,所以該題選C。
【3】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第二、三產業較快發展,吸引大量農村剩余農村勞動力,行政區劃調整以及戶籍改革,促進了城市化,導致我國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②③④對,所以該題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城市地處平原地區,左下圖示意該城市功能分區,右下圖示意地租變化曲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城市功能分區合理,則其主導風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西北風;自西北向東南流 B. 西北風;自東南向西北流
C. 東南風;自西北向東南流 D. 東南風;自東南向西北流
【2】右上圖中曲線能反映左圖中甲—乙一線(虛線)地租變化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影響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的主要因素是
A. 社會因素 B. 經濟因素 C. 歷史因素 D. 環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丹麥位于歐洲西部,環境優美,風能資源豐富,是發達的工業國家和旅游勝地。丹麥是全球四大黃金奶源地之一,因乳制品業發達有“歐洲乳酪工廠”之稱。圖18為“丹麥地理位置及周邊區域圖”。
材料二:2017年4月24日,丹麥駐華大使館的微博上發布了一篇文章,“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來丹麥海岸吃生蠔,約嗎?”很快這條微博成為了當日熱門,中國網友們紛紛對此表示:“生蠔天敵在中國”,“愿漂洋過海去救災”。
(1)丹麥常年盛行風向是 ; 除大氣環流外,當地風能資源豐富還與 地形、海陸分布等因素有關,這主要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性。
(2)丹麥成為“歐洲乳酪工廠”的優勢條件有 、 、 。
(3)面對丹麥“生蠔危機”,廣大網友建議將生蠔出口到中國,你認為此舉是否可行? (可行或不可行),并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廣東省徐聞縣(左圖)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的美譽。近年來曾先后獲得“中國香蕉之鄉”、“中國冬季蔬菜產業龍頭縣”等稱號,現在又被稱為“菠蘿的海”,生產中國近一半的菠蘿。徐聞縣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也形成了中國最為壯美的熱帶果林景觀帶。右圖是當地農業發展模式圖。
(1)徐聞縣的氣候類型是氣候。發展冬季蔬菜和熱帶果林種植的優勢自然條件是,,優勢社會經濟條件是,。
(2)徐聞縣受地形影響,地表水缺乏,歷史上曾經“十年九旱”。今天不僅成為一個農業大縣,更成為“全國農業科技推廣示范縣”,采取的合理措施是(選擇填空)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B.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C.打井引地下水漫灌農田D.大力推廣微灌、滴灌技術
(3)通過右圖所示的農業模式,當地的農業區位因素、得到了改造。
(4)從傳統農業到今天的“香蕉之鄉”、“菠蘿的海”,請你為徐聞縣農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一項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7月初湖南省某地農戶的菜園”,照片中種植蔬菜的土壤用稻草覆蓋,完成下列各題。
【1】菜園中的土壤用稻草覆蓋,其主要目的是( )
A. 保溫B. 保濕
C. 增加土壤肥力D. 減輕水土流失
【2】與東北地區相比,該省的農業生產( )
A. 商品率高B. 以國營農場為主
C. 復種指數高D. 遭受的病蟲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采用人為放火的方法,對我國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種豐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對火因子的響應進行了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火燒后當年,火燒樣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顯著高于對照樣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無顯著性差異。物種豐富度和植物多度的變化如圖a、圖b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荒漠草原生態系統在火燒后
A. 物種當年略有減少,第二年基本恢復
B. 植物多度當年不變,第二年略有降低
C. 植物多度當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復
D. 物種豐富度和植物多度變化基本相同
【2】火燒后當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顯著提高,最可能與之有關的是火燒后
A. 土壤濕度降低 B. 晝夜溫差增大
C. 土壤表層疏松 D. 土壤肥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生物量,制約魚類資源的數量。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騰湖是中國內陸最大淡水湖,盛產胖頭魚、鯉魚、鰱魚等68種魚類。胖頭魚生活在水的上層,性情比較溫和,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動物,也食浮游植物,有冬眠習慣,適宜于大型湖泊、水庫放養。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該湖西北蘆葦(水生植物)高大茂密,春季發芽,秋季枯黃,落葉進入湖中。沙漠與湖泊南岸相連,并延伸到水下。每年博斯騰湖冬捕活動從1月中旬持續到春節前后。一支冬捕隊在湖泊南部捕撈收獲甚微,而在湖泊西北部收獲頗豐。該地區也是全球西紅柿種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下圖為博斯騰湖及周邊地區圖及冬捕情景圖
(1)分析博斯騰湖大規模捕魚在冬季的原因。
(2)分析冬捕隊在博斯騰湖西北捕撈量大,而在南部捕撈量極少的原因。
(3)有人提出把西北大面積的蘆葦種植區開墾為西紅柿種植區,你是否贊同?請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區域風電發展迅速的原因是( )
A. 工、農業生產規模大,能源缺口大
B. 風能資源豐富,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C. 該地區位于邊疆地區,電力出口量大
D. 風力發電成本低,地區適應性強
【2】圖中所示區域在礦產資源的開發中,最容易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為( )
A. 水土流失B. 次生鹽漬化
C. 土地荒漠化D. 濕地萎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Q地的海拔可能為
A. 80米B. 380米C. 480米D. 280米
【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379米B. 397米C. 351米D. 31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